1月25日,宜宾市委、市政府举办本土民营企业家和返乡创业人士新春联谊会,与400余位企业家和返乡创业人士代表共叙乡情、共商发展、共建宜宾。
会上,兴文县年产1000万件服装生产、翠屏区丰宇光电智能家居生产基地、长宁县年产1万吨即食竹笋食品基地建设、珙县油田支撑剂石英砂加工、高县新茶饮原料供应中心、江安县留耕镇皱椒基地(订单农业)、屏山县锦屏镇生物质颗粒燃料生产等19个项目上台签约,项目总投资22.5亿元。经初步统计,本次共签约投资1000万元以上项目56个,项目总投资50.06亿元;其中,市级会场签约项目19个,在区县、乡镇签约项目37个。
联谊会上,宜宾市委书记方存好代表宜宾市委、市政府,向全市广大本土民营企业家和返乡创业人士,致以新春问候和美好祝福。
方存好指出,携手本土民营企业和返乡创业人士助力宜宾高质量发展,要坚持内育和外引并重,运用好“内”和“外”两种力量;坚持单点向成圈汇聚,处理好“点”和“圈”两类辩证关系;坚持放活与赋能兼顾,做好“活”与“能”两篇大文章。诚邀各位乡友多回来走一走、看一看,亲身感受家乡发展变化,从中寻找商机、投资兴业;也诚挚希望大家为家乡发展“穿针引线”“铺路架桥”,带动更多企业落户宜宾、扎根宜宾。市委、市政府将一如既往支持大家创新创业,让各位放心投资、安心发展,在这座“以天下人为宾、促万事皆宜”的城市,一起共享发展机遇、共创美好未来。
近年来,宜宾市紧扣“全省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先行区”“组团建设川南省域经济副中心”“四川南向开放枢纽门户”等发展定位,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经济社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据宜宾市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005.8亿元、增长5.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65.6亿元、增长2.4%,第二产业增加值1943.9亿元、增长5.4%,第三产业增加值1696.3亿元、增长5.1%。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24.3亿元、居全省第2位、增长3.3%,全口径税收增长6.3%、居全省第3位,工业用电量增长22%、居全省第1位,存贷款余额增长12.7%、居全省第4位,主要关联指标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连续入选全国城市GDP百强、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全国数字百强市。
联谊会上发布了宜宾投资创业发展机会清单。通过对全市建筑面积200平方米以上的厂房、可用面积5亩以上的建设用地、100亩以上的农业规模化经营土地进行全面梳理,形成了五大类投资创业发展机会清单:一是对有意愿入驻园区的企业,推介全市工业园区存量标准化厂房资源14处、154.9万平方米。二是对追求“经济实用性”的企业,推介全市可盘活利用厂房资源281处、52万平方米。三是对有农业规模化经营需求的企业,推介全市连片农业用地资源148处、21.4万亩。四是对有个性化需求的企业,推介全市成熟建设用地资源83处、2.5万亩。五是对有文旅商贸业等资源开发经营需求的企业,推介全市可开发经营资源108处。
民营经济是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2024年,宜宾市民营经济增加值总量达2404.7亿元、居全省第3位。一年来,有11家企业成功入围2024年省百强民营企业、数量居全省第二,入选2024企业家幸福感最强市。
为助力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宜宾加快建设五类产业空间,规划建设一批中小微企业创业园、专业楼宇、城市商圈、农文旅基地、科技孵化器五类产业空间,目前完成新建(改扩建)产业空间219个,产业空间新带动就业6.59万人、新增营收198.5亿元;持续推进民营企业家“百千万”工程,构建梯度培育领军型、成长型、初创型企业家体系,遴选百名企业家打造精品培训班,赴“双一流”高校及头部企业学习考察,助力企业家成长,截至目前,市、县(区)联动共举办高校培训班34期,专题讲座、沙龙182期,培训民营企业家1.8万余人次;常态化发布机会清单,聚焦本土民营经济“四个门类”,每季度发布适合民间资本参与的项目清单,为民营企业提供更多市场机遇、应用场景。2024年,发布机会清单139个,已签约项目73个、签约金额13.5亿元,已开工项目62个。
同时,宜宾秉持“抓环境就是抓发展”的理念,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开展“局长跑流程”活动,组织市、县(区)相关部门负责同志,采取“陪同办”“驻窗办”“亲自办”等形式,全面优化审批流程。截至目前,部门共精减事项办理环节28个、压缩办理时限315个工作日。推动政务服务高效便捷。探索增值化政务服务改革园区化模式,设立“惠企政策专窗”13个,实现惠企政策“一窗兑现”,全年兑现资金5.69亿元,惠及企业超2万户。提升纾困服务质效。修订《宜宾市民营企业合法权益保护办法》《宜宾市民营企业诉求处理机制》,开设政务服务助企纾困专区,全力帮助企业纾困解难。2024年,累计走访县域民营企业超1.4万户,收集企业经营、发展诉求2567件,已解决1780件,帮助企业挽回经济损失2.88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