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来到位于内江市市中区新建村的春江路大桥停车场看到,新能源充电区与普通车位分区清晰,照明设施、分类垃圾桶配备齐全。车辆停放井然有序,智能道闸自动识别进出。
据了解,春江路大桥停车场周边分布多个住宅小区及学校,临近菜市场、批发商城和医院,人口密集,车流量大,停车需求一直难以满足。该地块此前作为棚改区域,拆迁后闲置未得有效利用。
为盘活土地资源、回应民生诉求,市中区以城市更新为契机,合理规划春江路大桥停车场2个,分别为常规机动车停车场和新能源汽车停车场,新增停车位106个,不仅有效缓解了周边“停车难”问题,也提升了老城区空间利用效率与环境面貌。
“今年1月18日停车场试运行以来,乱停乱放现象大幅减少,道路拥堵问题有效缓解。”沿江路社区党委书记刘晓丽介绍说,后续将完善监控、照明等设施,优化收费管理。同时听取居民意见,将停车场盈利部分用于社区活动开展、公共区域设施维护。
自开展城市更新行动以来,市中区共梳理零星地块29个,面积约115亩,建成停车场23个,潮汐摊位(含停车场)2个,口袋公园1个,服务设施用房1个,新增停车位1500余个,充电桩85个,进一步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一组组民生数据正在转化为市民可感可及的城市温度。当闲置地块陆续变身停车场、口袋公园的同时,一场关乎居民生活品质的“微更新”也在老旧小区悄然上演——在翔龙社区翔龙路128号老旧小区改造现场,压路机正发出沉稳的轰鸣,将滚烫的黑色沥青均匀压实。工人们专注地进行着路面的最后铺设。
在不远处的131号院落内,工作人员正仔细地冲洗着地面,为紧随其后的沥青铺设做好准备。小区内,院坝宽敞整洁,楼梯间经过重新粉刷焕然一新,太阳能路灯、消防器材配备齐全,非机动车停放区域也配备了充电装置。
“项目于今年2月进场,目前两个点位已完成96%的工程量。”项目现场负责人刘元鹏透露,接下来将进行划停车位、安装健身器材和休闲座椅等收尾工作,预计本月中旬全面完工。
据悉,翔龙社区改造内容涵盖屋顶违建拆除、屋顶防水整治、清掏化粪池并更换盖板、路面黑化、新增车位线、新建道闸等方面。
自2020年起,全区已累计完成240个老旧小区、964栋楼栋改造,超3万户居民受益。改造内容涵盖水电管网更新、加装电梯、绿化提升等12类民生工程,居民满意度达92%以上。
按照规划,2025年,市中区将完成151个老旧小区改造,开工35个老旧小区改造,到2026年基本完成市中区2000年前建成老旧小区改造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