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绵阳市在质量基础设施集成服务基地举行2025年“质量月”启动会。会议以“加强全面质量管理 促进质量强国建设”为主题,众多企业代表、行业专家以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参与,共同推动质量提升、助力质量强市建设。
会前,与会代表参观了质量基础设施集成服务基地和知识产权中央服务区。绵阳市在质量基础设施集成服务基地试点过程中创新形成“四方集成、两线融合、三维联动”的集成服务新模式,助力区域创新能力、产业竞争力、发展能级显著提升。知识产权中央服务区作为绵阳市知识产权服务的核心区域,汇聚了知识产权代理、金融、法律、咨询等各类服务机构,致力于打造立足绵阳、覆盖川西北、辐射川渝地区的知识产权服务业高地。代表们实地考察了基地的服务设施和运行机制,对其在推动产业升级、提高产品质量方面所发挥的积极作用给予高度评价。
绵阳市市场监管局总工程师谢劲松通报了全市质量状况。他指出,近年来,绵阳市高度重视质量工作,持续加强质量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产品、工程、服务质量总体水平稳步提升,质量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日益凸显。
会议推广了九洲电器集团、圣迪乐等组织(企业)先进质量管理经验。绵阳市质量协会发布了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及质量信得过班组创建工作情况。“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和质量信得过班组创建作为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的重要形式,在推动企业质量改进、增强员工质量意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绵阳市质量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绵阳市标准化研究院发布了智能机器人产业标准化地图。该地图全面梳理了智能机器人产业的标准体系架构,明确了产业发展的标准化需求和重点方向,为智能机器人产业的规范化、标准化发展提供了重要依据。通过标准化引领,将有助于提升智能机器人产业的整体质量和竞争力,推动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绵阳市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市质量强市办主任陈鼎对2025年全市“质量月”活动及质量强市建设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陈鼎强调,“质量月”活动是推动质量工作的重要载体,全市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广泛动员,确保活动取得实效。要以“质量月”活动为契机,务实推进质量强市建设工作,以质量提升促进经济提质增效,以质量升级驱动内需增长,合力推动质量强市建设再上新台阶。在质量创新、质量治理、质量效益等方面积极探索、先行先试,努力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绵阳经验”,争做全省高质量发展排头兵和全国质量强国建设的标杆城市。扎实推进质量强企、强链、强县工作,深入推进品牌培育与质量奖梯度建设,促进质量工作社会共治。
绵阳市2025年全国“质量月”启动会的成功召开,标志着绵阳市质量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将进一步强化全社会的质量意识,推动企业加强全面质量管理,促进质量强国建设各项任务在绵阳落地生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