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深秋,四川泸沽湖迎来一场初雪,雪花飘落在这颗“高原明珠”及周围村庄、山间,将这片秘境渲染成一幅水墨丹青。
近年来,随着文旅品牌的打造,泸沽湖逐渐成为凉山州盐源县的一张重要文旅名片。“十四五”期间,盐源围绕“农业强县、工业富县、文旅名县”战略,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有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为全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
回望这5年,在山间盆地,盐源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展望未来,盐源广大干部群众将笃定前行,在新时代的画卷上续写精彩篇章。
做优特色 实现苹果富农粮食稳产
近日,在卫城镇打柴坡村,村民朱光虎和妻子将一箱箱苹果打包后运往镇上的快递点。正值盐源苹果销售旺季,果农们忙得团团转,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盐源是全国高原地区苹果第一大县、西南地区最大的苹果生产基地。自1958年苹果引种试栽成功后,历届县委、县政府都将苹果产业作为产业支柱。经过数十年发展,苹果产业已成为盐源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目前,全县苹果种植总面积为43万亩,从业人员约15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38.5%。2024年,盐源苹果产量70万吨,产值达33亿元。
盐源苹果产业的发展与乡村振兴密切相关,苹果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来源。朱光虎曾是贫困户,他不仅靠种植苹果脱贫,还逐渐走上致富路,家里盖起了新楼房。
金秋时节,在苹果等农特产品收获的同时,梅雨镇黑山村800多亩水稻示范片宛如金色海洋,沉甸甸的稻穗压弯稻秆,一派丰收的喜人景象。黑山村水稻的丰收,正是盐源推动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生动缩影。
盐源农业资源丰富,境内雨热同季、日照充足,具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典型立体气候特征。全县有耕地81.24万亩、天然草地151.71万亩、林地868.28万亩,经济林木种植面积超过250万亩,其中花椒82.21万亩、核桃116.17万亩,是全国花椒种植第一大县、全省核桃种植规模第一大县。
近年来,盐源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粮食安全的重要战略部署,围绕“天府粮仓”凉山片区建设目标,持续在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上下功夫,全县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75万亩以上,年均粮食总产量超24万吨,连续多年实现“面积、产量、效益”三提升。
项目引领 支撑高质量发展助力改善民生
“目前,主坝土建和金属结构安装已全部完成,正在进行剩余装饰装修工程。”近日,在龙塘镇龙塘水库大坝,凉山州龙塘水库水电开发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该项目由枢纽工程和灌区工程两大部分组成,集灌溉、城乡生活供水、发电及文旅于一体,水库总库容1.46亿立方米,建成后可灌溉8个乡镇的36.2万亩土地,可解决14万人安全饮水问题,是盐源产业惠民富民的龙头工程和命脉工程。
项目投资是推动盐源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抓手。盐源始终秉持“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的理念,全力加快项目建设进度,严格落实“五个一”项目协调联动责任机制,做好项目服务保障,强化土地、资金等要素支撑。同时,紧盯国家、省、州投资政策和县内资源优势,精准谋划储备、抓好项目建设。2023年、2024年,盐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连续两年稳居全州第一。
重点项目建设是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改善民生的关键举措。盐源的重大项目涵盖教育、医疗、环保、产业等关键领域,既是惠及当下的民生工程,也是奠基长远的发展工程。10月21日,盐源召开全县重大项目建设推进会,明确要凝心聚力攻坚,确保项目建设提质增效。2025年,盐源实施重大项目60个,目前正聚焦目标攻坚,全力冲刺年度任务。
盐源清洁能源优势得天独厚。目前,按照省发展改革委、省能源局批复的《凉山州光伏发电、风电资源普查及基地规划(2024年本)》,盐源县光伏资源769万kW、风电资源233.6万kW。近年来,盐源加大新能源开发力度,目前建成投运新能源项目装机234.9万kW;在建光伏项目8个,总装机259万kW;在建风电项目5个,总装机38万kW;待建光伏项目3个,总装机63万kW。如今,盐源大地上,白色风力发电机叶片随风转动,源源不断的电能被送到工厂、企业和千家万户。
文旅深融 “千年青铜韵·世界泸沽湖”呼之欲出
初雪纷飞,四川泸沽湖的草海、走婚桥等景点换上银装,吸引不少游客拍照打卡。
泸沽湖地处川滇交界处,水域面积56.74平方公里,其中四川片区占30.82平方公里。作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和省级旅游度假区,泸沽湖不仅自然风光优美,更以独特的摩梭文化广为人知。当前,景区正围绕“世界旅游目的地、文化景观遗产地、摩梭家园共富地”三大目标,持续推进文旅融合和产业升级。
吸引游客的不仅是泸沽湖。今年国庆中秋假期,盐源共接待游客25.81万人,同比上升42%,旅游消费总额1.54亿元,同比上升66%。
盐源文旅资源绚丽多姿,皈家堡新石器时代遗址、老龙头墓葬群、旱船遗址等遗迹遗存历史悠久、文化厚重,青铜文化、笮文化、盐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锦屏水电站、官地水电站库区高峡平湖等景点星罗棋布、蔚为壮观,公母山4A级旅游景区奇峰异石、风景秀丽。泸沽湖优美的自然风光与独特的母系氏族人文风情举世闻名,被誉为“神仙居住的地方、香格里拉的源头、母系氏族的家园”。
近年来,盐源明确提出“文旅名县”发展战略,制定“一湖引领,一区带动,多点绽放”的文旅产业布局,让文旅产业真正成为带动百姓致富、助力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
凉山州委全会明确提出支持泸沽湖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规划建设老龙头墓地考古遗址公园、提升盐源天府旅游特色县品质等,为盐源做大做强文旅产业注入强劲动能。
盐源将全力打造“千年青铜韵·世界泸沽湖”文旅品牌,充分发挥泸沽湖景区引领作用,放大泸沽湖世界级文旅IP效应,推动景区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推出“世界泸沽湖”寻梦之旅;依托坝区丰富的农文旅资源,带动县域内景区景点多点开花、竞相绽放,加速全域旅游发展,进一步提升“泸沽湖转山转海节”“盐源苹果”“盐源火把节”等特色IP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同时,加快申报建设老龙头墓地考古遗址公园、青铜博物馆,大力发展文博、文创、演艺等产业,打造青铜古都文化探秘之旅。以万亩果园、柏林湖苹果庄园、十里山水农文旅综合体等为核心载体,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打造集果园观光与田园诗意于一体的特色旅游线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