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仅是每一个探头和每一个安全监管人员,任何人的一个手机就如同一双眼睛观察着企业是否安全生产,这样的威慑力是安监部门所盼望的。
9月16日,全省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现场推进会在蓉召开。在得知成都市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动态监控系统能让社会上的老百姓也参与到安全监管中来时,来自省政府安委会成员单位和各市州、区市县安监部门和重点企业负责人十分感兴趣,纷纷提问:“推进工作中哪些阻力最大?”“这个系统要花多少钱?”“企业积极性如何调动?”
社会:下载APP举报隐患
打开手机,下载成都市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动态监控系统APP,你就可以成为安全监管成员了。
小区的消防器材过期了?乘坐长途客运车超载超员?烟花爆竹厂在非法生产?……涉及到安全方方面面的问题,你都可以拍照通过这个APP上传给安监部门,由安监部门转给相关主管单位查处。如果举报属实,你还可以按照当地的规定领取一定奖金。“我们一年有35万元奖励举报,但是目前只用了2万多。”成都市安监局副局长叶永清介绍。你是不是打算立即下载一个?
2个月前,成都市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动态监控系统正式运行。该系统出了面向政府监管部门,还面向企业,更重要的是还增设了社会公众端口。老百姓不仅可以通过这个端口实现办证等需求,还可以利用这一端口向政府部门举报各种不安全行为。“在没有网络的时候,该系统还可以离线保存照片等信息。”开发该系统的成都鼎安华物联网工程应用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
政府:变偶尔来查变24小时不间断监管
电影《速度与激情7》中有个场景,道路上往来车辆风驰电掣,设置在道路两旁的脸部识别系统快速甄别驾驶人,发现目标立即锁定追击。如果说电影是艺术创作,在成都安监工作中已近乎现实。
目前,成都市已有5800多个传感器、3000多套监控设备分布在540多个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和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企业。这些“电子眼”网络,全天候不间断“监视”着,一旦有“丝毫”变化,便会发出预警。
通过射频识别、全球定位、气体探测、红外传感、视频监控、云计算等技术,该系统可将监管企业的安全生产数据和隐患信息实时、准确传输到系统处理中心,完成远程识别、预警、定位、跟踪、监督监控、隐患排查治理、实时监控、统计分析、安全监管行政执法、隐患预警、分层级处置、重大预警信息上报、启动应急预案等操作,实现隐患排查治理动态监控和实时动态预警。
“以往我们每年会做一个检查计划,按计划检查多少家企业。但随着企业越来越多,但是监管力量有限,这样的监管方式覆盖面很难保证。”成都市安监局副局长袁海良宋杰表示。如今,该系统已经将全市2300余家企业收录到该平台。每一家企业安全隐患排查情况如何,随时可以查阅,是否按时整改,系统都会主动提醒企业和监管部门。
从正式运行至今,该系统已收集数据2亿多条,处理重要隐患预警846次,成功处置重大险情105起。
企业:自查自纠员工都是安全员
9月16日,在位于郫县的当纳利印刷有限公司,员工小张发现消防通道上有一个大木板,立即打开APP,进入企业端口,拍照作为隐患记录。这个隐患立刻进入闭环管理,直到移开木板,恢复通行并拍照才能从系统上消失。
这只是成都市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动态监控系统本来的功能,当纳利印刷有限公司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发了功能,只要小张发现一个安全隐患就会自动计入他的工作绩效,并与薪酬挂钩。此外,小张还可以上传本应其他岗位员工发现的安全隐患,这对他的奖励将更大。
“系统让安全不仅仅靠我们安全部门的人,所有的员工都成为安全员。”该公司负责人表示。
一个现实是,由于企业主体责任不落实,安全生产工作往往通过政府及部门密集的现场检查和阶段性的集中整治,弥补企业在隐患排查治理方面的缺位,安全监管执法人员有意无意地充当着企业的“隐患排查员”。与此同时,企业也抱怨检查太频繁。省安监局局长孙建军表示,要转变思想观念,督促企业建立一套科学严谨、高效运行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并通过日常执法去验证这套体系是否真正建立、是否严密运行、是否存在漏洞。“以后系统中反应企业查隐患积极的,我们检查就相对少点,企业排查隐患较少的,我们就要实地去检查,看是企业安全做得好,还是隐患排查不认真。”叶永清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