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成都出现重度空气污染。
秸秆烧得欢,空气脏得快。10月13日,华西都市报记者从成都市环保局官方微博获悉,10时数据显示,成都AQI(空气质量指数)高达218,为重度污染。这是今年4月后,成都首次出现重度污染天气。同时,和4月一样,两次重度污染都是秸秆焚烧“惹祸”。
深陷“霾伏”的不止成都,四川省环境监测总站9时数据显示,眉山、内江等12个市(州)同样遭遇不同程度的空气污染,其中自贡、成都为重度污染。
12个市(州)连片污染,原因是什么?
“本次污染情况,主要污染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内因,一个是外因。”四川省环境监测总站副站长罗彬说,内因主要是秸秆焚烧,空气没有边界,某些市(州)焚烧秸秆的同时,不仅污染了该城市空气,也会影响周边城市。逆温,是本次污染情况出现的外因。“最近天气晴好,早晚容易出现逆温,不利于污染物扩散。”
四川遭遇“霾伏”,何时才能冲破?罗彬说,根据气象预测信息,10月17日,将有一次全国大范围的冷空气。“冷空气来川后,可能伴随降水等有利气象条件,有利于污染物扩散,改善空气污染情况。”
不过,在17日之前,四川将持续晴好天气。“冷空气入川前,如果市(州)继续焚烧秸秆,在逆温等不利污染气象条件下,空气污染的情况可能会加重,川西平原、川东北、川南地区出现区域性连片污染情况。”
记者了解到,为了监督焚烧秸秆的现象,目前,四川省大气办已经派出督查组,前往重点市(州)进行督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