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四川经济|区域视窗|文娱前沿|体育产业|教育在线|健康投资|科技聚焦|旅行天下|四川美酒|四川美食|成都看房

首页 > 经济在线 > 成都看房

组合出拳提振需求 促进住房市场消化存量

http://www.hrnewspaper.com/ 】 【2024-05-20 02:29:37】 【来源:四川经济在线

  四川经济在线上海5月20日讯 针对国家取消全国层面首套住房和二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调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调低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等政策组合拳,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部总监庞溟指出,此举有利于降低居民首付负担和成本、增强购房能力和意愿,从需求端出发给楼市企稳复苏创造更为合宜的货币信贷环境。这也有助于提升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意愿,支持恢复和扩大消费,有效保障和改善民生,积极扩大国内需求,发挥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

  “考虑到政策的协调、配合、共进,应稳步下调个人存量房贷利率和新发放房贷利率,以更好地满足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更好地减少存量房贷与新增房贷利差驱动下的提前还贷现象和违规转贷行为,更好地提升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意愿,支持恢复和扩大消费。”庞溟指出,但是也必须看到,单纯使用下调首付比例、房贷利率等货币政策方式,并不能完全地、有效地、根本地解决房地产市场周期性、结构性、趋势性问题的叠加。

  目前,房地产市场仍在持续寻底调整。相应地房地产调控应避免过度简化的、直线式的“过冷时刺激、过热时限制”的政策思路,转而更为深入理解供求关系变化,更为重视一城一策、因城施策、因地制宜,统筹考虑增量和存量问题,做好系统性谋划、供需平衡。庞溟表示,只有各地按照自身实际情况,有步骤、有秩序、有弹性、有差别地调整优化当地房地产政策,用足用好政策工具箱,跟进中央政府政策推出相关配套措施并确保落地生效,落实好房地产市场长效机制,才能更快实现房地产市场的企稳复苏和长期健康可持续发展。

  在需求端,预计中央和地方政府将继续发力优化调整政策措施,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 更好地满足居民合理的购房需求。各地特别是一线和部分强二线城市,原有的限购、限售、限贷和限价等限制性措施有望逐步放松,可能的方向包括:分区、定向甚至全面松绑限购政策,调整限价政策,调整交易税费征免年限等财税政策,等等。

  在供给端,庞溟预计将继续一视同仁地满足不同所有制优质房企合理融资需求,对专注主业、守法合规、资质良好、经营稳健、具备发展潜力和一定系统重要性的优质房企予以支持,使其改善流动性状况、增加资金融通渠道、扩大资金使用范围、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将“资产激活”与“负债接续”“权益补充”“预期提升”更好地衔接在一起,协助有市场、有前景、有竞争力、有暂时困难的优质房企提升增强信用、防范化解项目风险信用风险以及外溢风险、降低融资成本,更好地带动房地产行业的现金流状况、投资活动、并购重组回到正常发展轨道,更好地平稳、有序加快房地产企业风险市场化出清,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此外,庞溟预计中央政府和地方各级政府可考虑通过发行特别国债和专项债、金融机构定向提供低息贷款和再贷款、创设专项基金、利用计提的集中供应住宅用地土地溢价资金给予平台公司收购资金支持、先租后售获取共有产权住房出售的售房款等多种融资形式,通过回购未售新房、促进存量二手房去库存、盘活改造非住宅物业、收购土地项目、配建配售保障性住房等方式,以去库存为重点,补充保障性住房房源,打通商品房和保障房的良性循环。这既可以盘活存量、去化库存,又能为政府公共租赁住房的供给提供有力、有效的支持。

  庞溟总结说,总体预计房地产行业将继续适应从增量时代到存量时代的变化、供求关系和长期趋势的变化,由总量扩张转为存量上的改造、去库、消化和增量上的提质、调整、优化相结合。预计保障性住房、城中村改造、“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等三大重点工程建设将和房地产行业调控政策优化调整结合在一起,成为推动优化房地产行业结构、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的新起点、新抓手、新动能。(吴伟)

 
 
 
推荐阅读
 
组合出拳提振需求 促进住房市场消化存量
第五届熊猫勇士体能挑战赛在成都收官
电影朱同在三年级丢失了超能力路演收官
多地限购取消 成渝保障房开启破局之路
 
· 南充市嘉陵区中学师生走进西华大学
· 锦江税务发放企业信用锦囊大礼包
· 蓝藻中关键酶可吞噬二氧化碳
· 成都今年有望推出物流专用无人机
 
热门点击
  1. 四川农村道交安全经费纳财政预算
  2. 湖南近两百台红眼客运被责令停运整顿
  3. 河北养老院等三类场所火宅隐患多
  4. 中石化降级 或因去年多起爆炸事故
  5. 邯郸小煤矿整合关闭的产业变局
  6. 事故演习的真与假
  7. 太原两千社区安全员一线举报隐患
  8. 四川最严道路条例出台
  9. 四川乳制品抽检合格率达百分之百
  10. 四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郑重声明 - 广告刊列

人力资源报@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蜀ICP备120293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