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记者从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获悉,该厅联合省发展改革委、经济和信息化厅等14部门印发《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建造方式全产业链发展的意见》(简称《意见》),明确以智能建造、装配式建筑为核心,推动建筑业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转型,为“建筑强省”建设注入新动能。 
  《意见》提出2030年末三大核心目标:一是建立适配新型建造方式的政策体系,全产业链保障能力显著增强;二是新开工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50%以上,50%以上大中型项目采用智能建造,交通、水利等领域装配化水平同步提升;三是依托省级试点城市建成建筑产业总部园区,孵化勘察、设计、智能装备等领域“链主”企业,布局建筑业生态圈产业功能园区。 
  围绕目标,14部门将推进八大重点工作。其中,在创新驱动方面,鼓励骨干企业组建国家级、省级创新平台,突破数字设计软件、建筑机器人、智慧运维平台等核心技术。在产业链培育上,通过培育、重组等方式打造“链主”企业,带动“专精特新”企业协同发展,补齐绿色建材、智能施工等环节短板。在技术应用层面,将搭建项目、企业、政府三级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全面提升BIM技术全流程应用能力,推广智能监测设备、模块化建筑等技术,实现工程全生命周期智慧管控。同时,推动政府和国有资金项目优先采用工程总承包模式,明确A级及以上装配式建筑采用工程总承包和智能建造的鼓励方向。人才与政策保障同步发力。文件提出建立“院校+基地+工地”培训机制,支持高校增设智能建造相关专业。金融、税收等政策将向产业链倾斜,符合条件的企业可纳入绿色金融支持范围,智能建造装备与软件将纳入首台套、首版次推广目录。 
  据悉,四川目前已有60余家智能建造企业、102家钢结构生产企业,此次多部门联动将进一步推动产业“串珠成链”,加速建筑业转型。各地将细化实施路径,形成可复制的发展经验,助力“四川建造”品牌升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