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创维数字9月8日发布《关于获印度230万台订单情况的自愿性信息披露公告》令其股票9日收于涨停板,但对成都股民杨先生来说,仍然眉头紧锁。“我于今年6月8日以33元的价格买入的这只股票,到现在已经缩水了一大半。”杨先生说,他详细研读了公司2015年中报后感到,公司股价跌了这么多,除了众所周知的“股灾”因素外,也与目前公司自身存在的问题有关。记者据此进行了采访。
多重因素拖累公司业绩
2015年中报显示,创维数字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5.70亿元,同比增长1.0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030万元,同比下降10.8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4497万元,同比下降9.55%;基本每股收益0.1505元,同比下降22.2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0.39亿元,同比增长2.54%;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7.40%,同比下降2.51个百分点。
对此,有财务人士就影响公司上半年业绩的各个因素进行了如下分析:一是营业成本同比增长96%,大大高于营业收入增长幅度。二是销售费用同比上升30.16%。三是管理费用同比上升33.53%。四是营业外收入同比增加3000万元以上,使公司净利润的降幅收窄,但它毕竟不是主营业务收入,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上述因素对公司上半年业绩的影响大都是负面的,这必然导致增收不增利的尴尬。”一位财务人士解读说。
现金流是反应企业资金面状态的重要指标,而公司上半年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减少2.13亿元,表明目前公司“很差钱”。究其原因,可以从下面这组数据中找到答案。2015年6月末时,公司应收账款余额为221032万元,同比猛增25.5倍;其他应收款余额为5337万元,同比增长5.71倍;存货余额为33908万元,同比增长80%。上述三项合计余额比去年同期多占用资金260277万元。“在大量的流动资金被占用,现金流下降的同时,还增加了资金成本。”这位财务人士说,即使按央行连续5次降息后的最新公布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4.6%/年计算,一年就将增加资金成本近1200万元。如果将资金占用数下降一半,那么,一年的资金成本将减少600万元,也就是增加净利润600万元。
核心业务发展任重道远
创维数字在互联网OTT(即:智能网络机顶盒)业务方面下的功夫较深。在海外市场上,继最近分别与印度、南非、尼日利亚的有关单位签订共计900万台标清机顶盒供货合同后,近日又与印度两个运营商签订供货订单,共计230万台标清机顶盒,价值3300万美元左右,按目前美元对人民币汇率,折合人民币2亿元。同时,按照合约,今年内就将执行完毕,其业绩将体现在四季度。
在国内市场上,目前已在重庆、河北、合肥、江西等地区广电系统合作,共同拓展广电互联网增值服务,今年预计该系统将推广至全国近20家大型的广电运营商。同时,还将联手腾讯推出创维互联网Q+盒子、歌华有线定制DVB+OTT的“彩云盒子”、芒果TV、百度影棒3S定制版等高端智能互联产品。
不过,作为公司核心业务的OTT业务,在2014年的营业收入仅为4427万元,占比仅1.26%;同时,今年上半年OTT业务的毛利率为22.18%,在公司目前从事的三大块业务中处于最低水平,发展OTT业务任重道远。
公司同时表示,OTT业务面临三大风险考验。从政策风险来看,2014年6月,国家广电总局基于《持有互联网电视牌照机构运营管理要求》,禁止互联网电视盒预装未经审核的视频APP,要求互联网电视集成平台只能连接广电总局批准的互联网电视内容服务机构设立的合法内容服务平台,互联网电视集成平台不能与设立在公共互联网上的网站进行相互链接。
从市场风险来看,除广电、电信外,各大智能设备商、内容提供商、运营商等均在布局智能产品的云运营及新服务,未来市场上与互联网运营、服务相关的竞争格局将更为激烈。同时,高端智能盒子及智能家庭网关开始逐渐普及。
从财务风险来看,一方面是来自客户的信用风险;另一方面是因为公司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销售需要通过美元、欧元等结解算而产生的外汇风险。
会否被“智能微投”取代?
公司大股东曾经在借华润锦华之“壳”上市时承诺,如创维数字的实际净利润数低于评估报告测算的2014年36988.93万元,2015年40435.82万元的净利润,则将以其持有的创维数字股份,按相当于当年应补偿股份数量的股份赠送给原华润锦华除认购方以外的其他股东。
从2014年公司年报来看,2014年度公司实现净利润38501万元,高于36988.93万元的净利润测算目标。2015年是公司实施重大资产重组的第二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净利润14497万元,没有实现“时间过半,完成任务过半”的目标,因此今年全年能否实现40435.82万元的净利润目标,现在还是一个未知数。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公司营业收入停滞不前既非今日始。2014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35.02亿元,较上年同期降低2.79%。201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70亿元,虽然同比有所增长,但只有1.06%的增幅。这是因为,家电行业开始进入衰退期,再加上这个行业产能过剩。而目前公司从事的主营业务与家电行业息息相关,公司业绩的滑坡具有一定的必然性,或许从一个侧面反映这个行业的未来表现。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出现的智能微投产品已经开始进入家庭,相信再过几年时间,智能微投产品就像上世纪80-90年代电视机大量进入寻常百姓家那样普及。特别是年轻一代的消费者,会更多选择智能微投产品,届时将成为电视机的替代产品。
本报记者 杨成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