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6日,天府新区经眉山至乐山高速公路(以下简称“天眉乐高速”)控制性工程——虎渡溪岷江特大桥主塔顺利封顶,即将进入梁板安装工作阶段。虎渡溪岷江特大桥是四川省首座采用钢壳—混凝土组合索塔结构的大跨斜拉桥。
虎渡溪岷江特大桥位于眉山市青神县,全长4273米。与传统斜拉桥索塔相比,这座大桥在省内首创钢壳-混凝土组合,实现了“工业化制造、装配化施工”的转变。据项目技术负责人介绍,传统超高混凝土索塔施工,需要50多名工人在高空绑扎钢筋、拼装模板,施工效率低且安全风险高。新技术将桥塔80%工作量转移至制造工厂完成,现场仅需10人即可完成“拼积木式”高空吊装施工,施工工效较传统工艺提升了30%,7天就能完成一个标准节段建造。
虎渡溪岷江特大桥地处岷江流域生态敏感区,毗邻“天府粮仓”核心农田,如何平衡工程建设与生态保护,成为项目团队面临的关键难题。钢壳-混凝土组合索塔工业化智能建造技术,恰如一道守护生态的“钢壳盾”——相较于常规混凝土桥塔施工,构造上的创新方案优化减少现场混凝土浇筑量超1.1万方,承载性能提高近50%。更为关键的是,以“工厂智能制造”取代“现场传统施工”,施工扬尘、噪声及废水排放减少80%以上,最大限度降低了工程建设对岷江水体、周边良田及生态环境的影响,实现了工程建设与生态保护的和谐共生。
如果说构造上的创新是钢壳-混凝土组合索塔的“筋骨”,数智技术就是它的“智慧大脑”。项目从“设计-制造-施工”全工序推行BIM正向设计应用技术,构建出与实体一致的“数字孪生”模型。工厂制造引进激光切割、激光焊接、数字预拼装等创新技术,实现工业制造技术和工艺的智能迭代升级,结构制造精度误差不超过2毫米;施工现场的BIM演示动画及智慧工地管理平台,直观指导产业工人掌握关键施工工序及工艺的控制要点,提升了施工质量与安全性。
天眉乐高速项目成都段已于2025年5月实现实质性开工,眉山段、乐山段已大规模进入桥梁上部结构、附属工程施工阶段,即将启动路面施工。作为全线关键工程,虎渡溪岷江特大桥预计于2026年10月建成通车,届时青神县至天府新区车程将由原来的约115分钟缩短至约40分钟。
天眉乐高速公路是《四川省高速公路网布局规划(2022—2035年)》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全长94.496公里,采用双向八车道+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时速为120公里,桥梁比例约50%,项目总投资概算290.74亿元,预计建设总工期4年。项目起于四川天府新区正兴街道,经成都市双流区,眉山市仁寿县、彭山区、东坡区、青神县,止于乐山市市中区牟子镇接乐山绕城高速公路,预计2027年实现全线建成通车。建成后,将串联成都第二绕城高速、成都都市圈环线高速、遂资眉高速等多条干线,有效分流成乐高速交通压力,构建起联通成都平原经济区与攀西经济区的南北向大通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