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全球首例在无菌环境下成功培育的“超洁净猫”在重庆永川正式亮相。这四只被命名为“蓉蓉”、“渝渝”、“永永”、“硕硕”的特殊小猫由成都本土企业成功制备,依托自主创新的“超洁净技术”,实现两项全球性突破:完成全球首例猫科动物的无菌分娩,以及全球首例超洁净猫的全程培育。该成果标志着我国在高端模式动物领域取得重大进展,打破了该环节长期被欧美“卡脖子”的技术垄断局面。
行业之痛:高端实验动物长期依赖进口
在生物医药领域,高质量实验动物被视为研发“芯片”,是新药、疫苗等产品上市前验证安全性的关键环节。然而,我国高端模式动物资源近80%长期依赖进口,严重制约了行业自主创新能力。
突破价值:从“有用”到“精准”
研发方达硕集团创始人钟浩指出:“猫的生理机制与人类高度相似,是研究眼科和脑科学疾病的理想模型。”与大众熟知的实验用鼠、猴相比,猫在科研应用中更为专精,主要作为高级神经科学和眼科疾病研究的“终极模型”,而非用于普通药物的初步筛选。
尽管普通实验用猫已具备相当价值,但钟浩补充道:“自然出生的猫易从母体感染病原体,影响实验数据的准确性。”普通猫可能携带潜伏的病毒或病原体,这些背景噪音会严重干扰神经或眼科实验的结果,导致数据不准确,甚至误导研究方向。“超洁净猫”的出现,将这一模型的价值从“有用”提升到了“精准”和“可靠”的全新高度。
技术双翼:“超洁净”与“数字仿真”的双重突破
“超洁净猫”提供了已知无菌、背景纯净的实验起点,使研究人员能够确信观察到的生理或病理变化完全源于实验设计本身,而非未知感染,从而极大提升了科学研究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
据了解,达硕研发团队在成功救助猫传腹绝症怀孕母猫的过程中,配合自主开发的“超洁净净化系统”,攻克了猫科动物无菌化培育的国际难题。
面对新药研发中动物模型无法真实反映人类疾病的行业瓶颈,达硕集团开创了“虚拟仿真”与“实景仿真”疾病模型技术。钟浩阐释道:“简单说,我们不是去改变动物的基因,而是把它们自然’患上的高血压、高原肺水肿或其他疾病各时段的各项生理以及病机指标数字化,并通过建模与算法构建,形成疾病数字模型。”
未来展望:从“动物”到“模型”,构建自主生态
随着“超洁净猫”靶向治疗与构建技术的成熟与应用,达硕集团已在实验动物领域形成从研发到应用的完整生态,形成了独特的猫科疾病数字虚拟模型。 “我们迈出了一小步,但可能是行业的一大步,”钟浩表示,“这些前沿医学疾病模型正助力本地生物科技企业逐步摆脱对进口高端实验动物的依赖。接下来要让中国科研不再因‘缺模型’而卡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