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经济在线成都12月2日讯 枪打出头鸟,这是在任何领域都是一成不变的准则,放在酒行业也是一样。对于白酒来讲,茅台就是这只鸟,而现在看来,茅台正在被围剿,越来越多的人正在加入谋杀茅台的阵营中。
背后却是这个行业的前景未卜。
围剿茅台:借刀杀“茅”还是无心害“茅”
对于茅台的关注,一直有一种说法就是借刀杀“茅”,其实暗指投机者或者同业(含国外)【注:本部分酒业时报君未具体核实所指企业】,或希望砸茅台进而在资本市场或者流通市场获利。这方面的一个相关的案例是指国内一社交投资平台爆料称,茅台产品在美国、香港两地送检被查出塑化剂超标,一度影响了茅台股价并停牌,随后贵州茅台集团董事长袁仁国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茅台产品完全符合相关标准,塑化剂导致的大跌很可能是个阴谋。虽然事件已经过去,但是在社交平台上依然可以看到调侃这个事情的段子。
实际上,由于缺乏具体的证据,借刀杀“茅”一直是一个传说。而不少人的无心之举正在快速为围剿茅台制造气氛。
“成本说”是最直接的。无论是茅台成本50元论,还是核算价格茅台819元合理,都在将众多的业内信息暴露于行业,而基于对茅台这一社会热点的关注,越来越多的这类信息正在被曝光于大众,这带来的是在消费者中形成了“贵的酒就是腐败、白酒就是暴利”的思维。
实际情况却是,任何一个产业都存在信息不对称。单纯从生产成本+渠道成本来看,茅台的出厂价格可能并不会太高。但是考虑更多的不可见成本呢?那么多条子怎么算?那么多的支出怎么算?那么多要广告的媒体怎么算?
笔者也觉得关于茅台酒的均衡价格也值得商榷。首先均衡价格的形成只针对单一产品的竞争市场,而实际上这个市场并不是充分竞争的,因此大多时候均衡价格只是一个目的,而不是一个衡量标准。
其实,茅台多冤枉,有多少人知道。茅台背负了地方多少的GDP期待?茅台承载了多少产业工人的就业?茅台的社会责任作了诸多投入为何没有人关注?为什么不写小企业而写吸引眼球的标杆企业?
自宫还是自强:砍了茅台等于中国白酒业自断前途
诚然,砍掉茅台会让一部分人得到自己想要的,出名也好,挣钱也好,但是大多数业内人士抱的是对茅台作为行业领军企业的期待。但是,从产业发展的进程来看,在没有替代茅台的企业出现之前,砍掉茅台只能是中国白酒业自断前途之举。
1、中国酒行业会是下一个倒下的汽车产业么?这方面其实对比下汽车产业就很明显。某知名汽车品牌“短轴”,最后的方案是焊接一块铁片,这背后显示了中国汽车产业的悲哀,在行业中没有竞争地位。当20万以上的汽车市场完全被国外垄断是一个什么概念?换言之对于白酒同样是一个悲催的概念。
2、茅台倒下将直接导致品牌大乱斗时代!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必然需要一个领头羊,如果茅台倒下后,五、洋、泸等等企业为了争夺第一必然有一场残酷的市场战,而价格标杆的缺失也必然让消费者茫然,对白酒的价格体系更加迷茫。
3、高端白酒正在被更高端的进口酒替代。值得一提的是,细致观察的人可以发现在部分消费场合,高端白酒正在快速退出,换来的是身价不菲的进口酒。奔富、拉菲等等品牌正在悄然进驻一些原本茅台唱主角的场合。一方面这符合了国内葡萄酒消费快速上涨的趋势,符合消费者健康饮酒的习惯,另一方面,在个别消费场合,这些普通消费者并不认识、价格更高的进口酒正在成为某些场合的新宠。一来,普通消费者根本不认识这个产品,不知道这个产品的价格,二来更高的价格可能也能接替高端白酒来达成一定的任务。这一点相信很多消费者已经有体会,在众多的KTV、酒吧,进口的啤酒往往比国产的啤酒贵,这是一个道理。
对于茅台的观察者,不妨对茅台宽容一点,毕竟我们只有一个茅台。相比而言,白酒业内部至少是品牌企业的企业家来讲,虽然多少企业想取茅台而代之,但是在自己没有实力取代的时候,都还是支持茅台的发展的,因为他们能看到大旗倒掉之后这个行业将面临的危机。(陈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