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市江安县四面山镇,坐落于宜宾、泸州交界处,全镇有1100余口窖池,是白酒行业的“隐形玩家”。近年来,该镇结合白酒产业发展基础,逐步扩大红粱生产基地,融合稻虾养殖产业,打造出龙虾节等农文旅品牌,实现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
这段时间,气温回升,四面山镇宜泉酒业生产部负责人李介平把温度计挂到酿酒车间墙壁上——气温超过37摄氏度,酒曲风味就会受影响。在铁铲摩擦酒曲的沙沙声中,车间里释放出股股蒸汽,浓郁的香气四下弥漫。
宜泉酒业是国内多家头部酒企的原料供应商,每天有数吨基酒从这里运往河北、江苏、安徽等地。当前是夏季高温停产前的生产关键期,李介平一边督促生产,一边接待到场参观的客商。
“我想先尝尝。”来自河南辉县市的酒企老板许晖开门见山地说。随后,酿酒车间外,两杯70度的原酒下肚。
来之前,宜泉酒业董事长李光明告诉许晖,宜泉酒业不仅自己有上百口窖池,还从外地购入原酒,与本地陈年原酒一起勾调,每年清香型和酱香型基酒产量有2000吨,浓香型可达1.2万吨,几乎满产满销。不过,许晖经营的酒企,对原料十分挑剔。
“刚刚咱们喝的酒,小麦是河南的,糯米是安徽的,红粱是我们本地的……”提起原料,李光明如数家珍。他告诉许晖,如果对风味不满意,宜泉酒业可以更换原料产地、调整发酵周期,直到满足需求。
“现在我们的客户有10余家,上市公司有3家,最长的合作了20多年。”李光明告诉记者,凭借高度定制化的基酒生产模式,企业把产品卖到全国市场,年产值达数千万元。
除了生产白酒基酒的厂家,四面山镇上,还有不少“口粮酒”厂家。距宜泉酒业不远的新宇酒业,眼下正在扩大产量、储备原酒。该公司除了为头部酒企提供基酒,还拥有自己的品牌酒。
两年前,新宇酒业砍掉九成产品线,只保留一款品牌酒,凭借“量大不贵”的销售策略,迅速进入川南地区乡镇市场。“酒品消费群体年轻化,我们一方面降低度数,另一方面简化包装,一眼就能分辨出来。”新宇酒业副总经理刘志远介绍,产品线越来越少,销售量却在两年内翻了一番,如今已拓展了重庆和云南市场,品牌酒年销售收入突破千万元,在公司总营收中的占比快速增长。
放眼四面山镇,宜泉酒业、新宇酒业两家龙头白酒企业和10余家小型白酒企业,共同组成白酒产业带。“这些酒企有的悄然占领高端酒品基酒市场,有的在下沉市场创造出产品优势,都是行业内的‘隐形玩家’。”四面山镇副镇长聂洪强介绍,目前,四面山镇正引导白酒龙头企业优化白酒品类、提高工艺水平,向10亿元产值目标冲刺。
目标背后,是四面山镇优渥的红粱种植基础。近年来,四面山镇整合零散土地,发力酿酒专用粮基地建设,建成3万亩红粱生产基地,与毗邻的泸州市江阳区共建共管,实现统一管护、统一采收,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红粱种植面积保持每年数百亩的增长速度。”聂洪强说。
“我们还在引入农文旅融合项目,在农田周边开辟茶饮、民宿等消费场景,吸引青年回镇创业就业,提高小镇知名度。”四面山镇党委书记于中平介绍,随着小龙虾迎来集中上市期,四面山镇正在筹备第三届龙虾美食文化周,届时迎接游客的不仅有低度白酒产品,还有镇上新引进的鲜啤产品,结合四面山镇布局的稻虾文旅走廊带,让游客既饱眼福、又饱口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