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电 海关总署13日公布数据显示,9月份出口和进口的同比增速均显著高于预期,被国际市场称为“中国好声音”。业内人士认为,在美国经济向好、圣诞订单需求增多、稳外贸措施逐步落实、外贸电商发展等因素的驱动下,四季度外贸企业的景气度将持续改善。
进出口数据逐季好转
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9月份中国出口同比增速15.3%,超出市场预期,进口同比增速7%,呈大幅回暖。
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郑跃声指出,今年以来世界经济形势错综复杂,国内经济运行总体保持在合理区间,我国外贸进出口呈现逐季好转的态势。
多家外贸企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出口持续向好与美国经济回暖提振海外市场有关。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分析认为,除了美国经济表现良好改善市场需求环境这一因素外,外贸的利好因素还包括,各项支持外贸发展的政策逐渐落地到位、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迅速、上海自贸区经验推广复制加快及长江经济带建设等。
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
分析人士普遍预计,我国外贸回升势头将持续,但贸易顺差有所扩大,人民币升值压力有所抬头或给出口带来挑战,值得关注。
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出口10.4万亿元,同比增长3.6%,进口9万亿元,同比下降0.1%,贸易顺差达到1.4万亿元,同比扩大35.3%。郑跃声表示,今年我国贸易顺差扩大的主要原因是出口回暖的速度较快,而进口相对低迷。上述反差形成了贸易顺差扩大,处于高位的贸易顺差支持了人民币稳中有升。
美元强势之下的亚洲货币一片哀鸿,过去三个月,韩元、印尼盾和印度卢比分别下跌了6.2%、4.8%与2.7%,人民币则迎难而上,同期上涨了1%。
“人民币升值压力有所抬头和针对中国的贸易摩擦日益频繁,这些因素对我国外贸构成利空。”白明坦言,“从这个意义上而言,对四季度的外贸形势宜持谨慎乐观的判断。”
出台新刺激政策概率不大
在招商银行高级分析师刘东亮看来,9月份往往被市场视为评估经济形势的关键时期,鉴于此次外贸数据好于前期,决策层出台新的外贸刺激政策的概率不大。
展望四季度及明年的外贸形势,中国经济正逐步进入中速增长的新常态,作为三驾马车之一的外贸也需要寻求一种与之对应的新常态。郑跃声强调,中国并不追求贸易顺差,期待贸易走向更加平衡、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