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四川经济|区域视窗|文娱前沿|体育产业|教育在线|健康投资|科技聚焦|旅行天下|四川美酒|四川美食|成都看房

首页 > 经济在线 > 四川新闻

票据理财被秒杀 国内银行转战中长期

http://www.hrnewspaper.com/ 】 【2014-10-15 21:39:33】 【来源:金融投资报】

  国庆之后,理财市场迎来新一轮投资热潮,互联网理财最高收益率达7%,而银行理财收益也稳定在5.5%左右 对于节日期间尽情消费的刷卡族而言,随着国庆长假结束,节后还款、资金周转等问题也接踵而来。此时,一份合理有效的理财计划无疑成为当务之急。

  金融投资报记者了解到,在沉寂多日后,互联网理财产品再次变身热词,其中预期年化收益率达7%的票据理财产品一枝独秀。

  此外,银行理财产品则在保持收益平稳的同时,悄然延长了投资期限。

  票据理财:7%收益产品达到55款

  票据理财产品,即由借款方以银行承兑汇票作为抵押物向投资者融资,票据到期后以银行兑付的资金作为还款来源获取收益的理财产品,目前阿里巴巴、京东、苏宁等知名电商均已加入“票据理财”大军。

  在京东金融平台,记者统计发现,截至10月14日16时,已有1053款票据理财产品上线。而仅在国庆黄金周后,这一数字就达到140款。总体来看,在这135款票据中,除5款预期年化收益为5.8%之外,其余均在6%以上,更不乏收益达到7%的高收益产品。

  事实上,在国庆假期结束后首日,一款由中国民生银行承兑的小银票964即于8日晚间悄然上线,而该款票据也成为节后首款预期年化收益率达7.00%的理财产品。

  京东金融在10日也迎来了节后最大的一轮票据理财产品抢购盛宴。当日共有101款票据理财产品上线,其中,预期年化收益率在6%以上的就有100款,而收益为7.00%的产品同样过半,多达55款。而无论收益高低,这些票据理财产品几乎均是一经放开认购便被一抢而空。

  总体来看,这波逆市崛起的票据理财产品筹集金额少则5万,多则50万,且多为三个月以内的中短期产品,如宁波银行承兑的小银票1000,理财期限仅4天,而期限长者,如交通银行承兑的小银票1009,理财期限也维持在114天。而与此同时,预期年化收益率在6%-7%之间的“小银票”们的理财期限则要稍长一些,基本均在50天以上,更不乏157天的产品。

  尽管时至14日,京东金融上线的“小银票”们已难觅7%影踪,但保持在6%以上的收益水平,依旧令其傲据理财产品前列,维持着“一票难求”的热销。而同样在14日,新浪微财富上线的合拍票据盈14005票据理财,年化收益也高达7.1%,也迎来抢购。

  银行理财:收益在5.6%至6.1%之间

  14日,记者走访成都市各大银行网点了解到,节后发行的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多在5%徘徊。

  其中,国有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略低,在2.8%至5.4%之间;股份制银行节后集中发行的几款理财产品的预期年化收益率在2.5%至5.5%;城市商业银行集中发行的理财产品的预期年化收益率略高,在5.6%至6.1%之间不等。

  据普益财富数据统计,本周(10月11日至17日)在售的409款银行理财产品中,收益率超6%的13款在售产品中,仅2款产品的投资期限低于6个月,且都为风险较大的非保本浮动型产品。而三峡银行发行的两款预期年华收益超7%的理财产品,投资期限分别达到2年与3年。

  分析人士指出,理财产品的时间周期跟收益率肯定是成正比的,对银行而言,投资时间长,则意味着更稳定的资金流,因此愿意付给投资者的收益就更高。

  事实上,随着236号文(《关于加强商业银行存款偏离度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对银行揽储冲时点监管的强化,业内人士认为,以往投资者在月末或季末购买短期理财产品的理财模式也将被改变。

  本报记者 吉雪娇

 
 
 
推荐阅读
 
中国国际黄酒产业博览会将在绍兴举办
创业板审核加班推进 信披质量被重点关注
四川将围绕这些领域建设省实验室
大假过半天气转凉 都江堰景区热度不减
 
· 青都景区国庆接待游客近三十三万
· 成都绍兴周文化旅游推介会在蓉举行
· 四川云时代科技节庆创意营销受青睐
· 成都新增更新公交车全新能源汽车
 
热门点击
  1. 中国生产经营状态继续改善
  2. 六月工业利润提速 新增利润扎堆少数行业
  3. 下月起银行免收养老金异地取现手续费
  4. 央企总资产达到三十五万亿 千亿级企业六
  5. 中国平板电脑市场增速放缓 苹果仍是霸主
  6. 成都高新区面向全国公开遴选优秀年轻干
  7. 货基宝宝退烧 新生代宝类产品挑战高收益
  8. 工商银行拟境内外发行优先股募资八百亿
  9. 消费税调整方案或将在四季度公布
  10. 四川发布第二批省级企业高水平研发机构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郑重声明 - 广告刊列

人力资源报@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蜀ICP备120293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