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经济在线上海11月6日讯 2014双十一倒计时开始,今年消费者会再次掀起购物狂潮吗?11月6日,尼尔森最新发布的《2013-2014购物者趋势报告》显示,随着购买选择、购买渠道的增多和多样化,中国购物者变得比以前更挑剔,同时也更愿意尝试新的产品及品牌。
根据尼尔森《2013-2014购物者趋势报告》,尽管仍有三分之二的中国消费者属于价格敏感型,但和过去几年超过70%的比例相比,这一比例正在逐渐下降。而面对价格上升的压力,购物者会在不影响生活质量的前提下,积极寻找特价或者批量购买来应对,与过去相比有明显提升。
报告同时显示,随着零售店数量的不断增多,渠道的渗透率有所上升,购物者光顾的渠道类型也较前一年上涨了12.5%。“今天,中国的渠道的日益多样化,购物者得以有更多的选择去不同类型的渠道购买最适合自己的产品,他们对一些新兴渠道,如电商的接受度也在不断提高”,尼尔森中国副总裁庄稼指出。
2009年以来,双十一俨然成为中国互联网最大规模的商业活动,网购成交量也一直在过去几年连创新高。庄稼指出,“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网购已经成为相当一部分中国消费者的生活方式,对中国购物者行为的更深层次的把握和理解将成为,将有助于零售商随时在中国日渐成熟的O2O市场调整商业战略,赢得消费者的关键。”
与此同时尼尔森的研究显示,在过去三年里愿意尝试新品牌或新产品的消费者也在增加,从前一年的15%跃升至如今的26%。与此同时,偶尔尝试新品牌新产品但通常更倾向于自己喜爱的品牌的这一类消费者比例则从过去的70%下降到今年的59%。
“在中国消费者行为不断变化的今天,更好的理解消费者心理,包括他们去哪里购物、怎样购物,以及如何做出购买决策等,对零售商和生产商得以抓住机会,并赢得日益精明的消费者的芳心至关重要。”庄稼表示。
尼尔森调查数据显示,在全国范围内三线城市成为现代零售渠道快速扩张的重点,大卖场、超市和便利店的数量都在过去一年增长了13%,快于一二线城市11%的增幅。
“我们可以看到,随着越来越多的低线城市消费者开始拥抱最先出现于一二线城市的现代生活方式,中国的零售渠道也在得以在全国范围不断拓宽,”庄稼说,“对于这些地区的细分消费者的精准营销目前也才刚刚开始,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潜在的商机,特别是当一二线城市的零售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时候,未来的市场增长将主要来源于低线城市。”
在传统零售渠道方面,尽管在过去两年时间里传统零售店的数量仅增长了2%,但自助式杂货店的总体数量却增长了7%。如今,这些自助式的渠道的销售额占到整体传统渠道的46%。此外,尼尔森的《2013-2014购物者趋势》调查表明,比起其他的零售渠道便利店的年度门店数量增长高达17%。这个比例在三线城市和四线城市更高。
“在过去的几年里,便利店在中国的零售业销售渠道中增长很快,便利性已经成为中国消费者行为中最重要的一个特征,而网购的兴起,特别是各种新兴的移动电商的崛起,也再次印证了中国消费者对便利购物的强烈诉求。”庄稼指出。(吴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