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经济在线成都12月10日讯 中国11月份CPI增速持续下降,同比仅增长1.4%,低于上个月的1.6%。环比而言,CPI下跌0.2%,意味着通胀状况持续走软。
最新一期澳新银行中国经济研究系列指出,由于内需疲弱以及全球商品和能源价格下降,10月份PPI同比下跌2.7%,跌幅超过上个月的-2.2%。PPI通缩意味着中国企业受到经济增长放缓的较大打击,加上企业的实际际融资成本接近10%,未来其利润率将进一步下降而债务负担将不断上升。
澳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师刘利刚表示,目前中国已经进入了快速去通胀化的过程,“由于大宗商品价格持续走低,经济增长将进一步放缓,中国所面临的通缩压力进一步上升。”
尽管通胀走软意味着中国需要加大政策宽松力度,但央行对于降准仍有所保留。事实上,在11月份央行降息之后存款利率和市场利率水平均出现了上升,这意味着降息的作用并不明显。例如,3个月期的shibor在过去两周中上升了10-15个基点达到4.23%的水平。3个月期的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也维持在5%左右的高位。许多中小银行以及中国的四大商业银行都提升了存款利率。由于存款和市场利率均不降反升,中国企业所面临的融资成本也不太可能下降。
“由于中国央行已经使用了各类创新性的货币政策工具,但均未受到预期的效果,我们认为未来央行将不得不通过降准来恢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可信度。”刘利刚说,我们不排除今年年底之前央行降准的可能。如果央行将明年M2的增速设在12-13%左右,我们认为2015年央行可能最少降准三次,每次降准50个基点左右。(赵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