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经济在线成都1月12日讯 2014年人民币国际化迅速推进。中国人民银行不仅与其它地区和国家的十三个央行签订或续约了货币互换协定,也在澳大利亚、欧洲和加拿大设立了人民币清算银行。最新一期澳新银行大中华区经济观察指出,未来人民币在贸易、跨境支付和离岸发债中将被越来越广泛地使用。
随着中国持续开放资本帐户,预计离岸人民币市场2015年将继续繁荣发展:沪港通将持续推动跨境投资资金流动,而深港通也可能在2015年推出;中国多个地区将展开自贸区的试验,这也将促进企业在资金管理中更多使用现金池;中国政府推出RQDII并可能推出QDII2来鼓励对外金融投资;政府也鼓励企业在离岸市场发行更多人民币计价的股票。上海的黄金国际板和海内外其它交易所推出的金属期货,也将进一步深化人民币计价的大宗商品市场;中国可能提升跨境人民币汇款的上限。
尽管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性将进一步增强,离岸人民币存款将继续增长。除了香港的CNH存款,随着更多海外清算行的设立,其它离岸市场的人民币存款也将大幅增加。对此澳新银行分析师预料,全球离岸人民币存款的总量在2015年将增长约20%,年底可能达到2.3万亿元。
“随着中国持续开放资本账户并推进建设上海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到2020年,人民币将成为全球金融市场的交易活跃的主要货币。参照日元国际化的经验,我们预测届时人民币每日成交量将达到3.4万亿美元,相当于中国GDP的16%,高于目前的800亿美元。”澳新银行大中华区经济研究团队人员表示,到2020年,人民币将成为全球主要的储备货币,“如果假设全球央行将其外汇储备的5%投资人民币资产,那么投资于人民币的外汇储备总额将达到6,000亿美元。我们相信,到2020年,中国的货币和金融体系将达到国际水平,人民币也将成为其它地区或国家的一揽子货币中的挂钩货币。”(吴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