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经济在线北京1月16日讯 1月16日,尼尔森正式发布中国金融综合追踪研究报告,指出互联网金融、支付数字化和人口老龄化是当下中国金融行业最值得关注的三大趋势。
客户体验至上:互联网金融的精髓
互联网金融无疑是目前金融行业和互联网行业都最热的词汇之一,在技术与思维方式的不断创新和碰撞之中,企业面前展现出了更多的机会和挑战,消费者面前也展现出了更多的选择。
自从2013年6月阿里巴巴集团推出余额宝以来,互联网理财产品层出不穷。随着2014年余额宝收益率的持续下降,客户数量反而不断上升,截至2014年第三季度,余额宝用户已经突破1.49亿。尼尔森调查发现,目前在大城市互联网网民中,包括网络融资平台如P2P、余额宝、微信理财通等在内的互联网理理财产品,综合渗透率已经高达45%。
为了解余额宝的快速发展之谜,尼尔森在调查中让消费者对余额宝和银行理财产品做了比较,发现消费者对余额宝收益率的预期普遍低于银行理财产品,网购方便、起购点低、流动性好都是消费者青睐互联网理财产品的主要原因。此外,四成的余额宝用户称他们平均每天查看收益,超过八成的用户至少每周查看一次收益。有的用户说,“虽然收益不多,但看到今天的收益赚到一顿午饭就非常高兴。”这句话生动地体现出了互联网理财带给消费者更好的投资理财体验。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微信已经成为中国最为普及的通讯应用之一。调查中,超过半数的受访者表示愿意尝试通过微信管理银行账户的创新概念,其中缴费充值、转账汇款、账单明细查询、客服咨询和信用卡还款提醒是消费者最希望通过微信实现的账户管理功能。
数字化支付趋势:信用卡的发展之路
尼尔森调查显示,在调查所覆盖的二十座城市网民中,94%的受访者曾经使用过在线支付平台。最近几年,数字支付的产品创新越来越多,扫描二维码、声波支付、手机嘀付……消费者在支付方面有了越来越多的选择,便利的数字化支付得到了消费者越来越多的亲睐。
作为最重要的支付方式之一,中国信用卡发卡量从2008年的1.42亿,增加到2013年的3.91亿;但信用卡年增长率由2008年的58%下降至2013年的18%,并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尼尔森调研显示,目前信用卡持卡人平均拥有2.3张信用卡,信用卡发卡量虽然在未来仍然有空间,但空间将越来越有限。与此同时,信用卡与第三方支付的竞争,以及信用卡之间对于高价值客户的竞争和对于主卡率的竞争将愈演愈烈,信用卡竞争的焦点将从数量的竞争转化为质量的竞争。
老龄金融市场:老龄人群价值被重估
2014年,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4.4%。根据联合国的预测, 2050年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比例将达到32.8%,总数高达5.42亿。我们正站在中国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趋势的起点上,未来10到20年,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将以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速度展现在我们面前,并对包括金融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产生深远影响。
尼尔森的调研发现,中国老年人人群实际上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老年人退休前所处的时代背景和消费习惯直接影响了他们进入老年后的消费能力和投资理财观点。尼尔森的2014中国金融市场综合追踪报告发现,在二十座城市受访的55岁以上老年人中,70%以上有投资理财产品,半数老年人拥有人身保险,45%持有信用卡,约五分之一的老年人有银行贵宾帐户,近三成老年人会使用微信与人交流。我们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老年人的消费能力和投资理财观念将继续向着积极的方向发展。(赵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