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电 国务院新闻办22日召开“2014年外汇收支情况”新闻发布会,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司长管涛在回答记者提问时,对跨境资金流入、热钱影响大宗商品和股市等热点问题做出回应。
2014年11月17日正式启动的“沪港通”。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最后两个月,北上的“沪股通”资金呈现净流入,“沪港通”项下净流入内地股市的资金为98亿美元,但与同期各种渠道流入股市的资金相比,占比仍较低。
对此,管涛明确表示,2015年,外汇局将以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为着力点,不断提升贸易投资便利化程度。“加快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扩大资本市场的双向开放,这是大势所趋。开放以后,跨境资金波动可能会更加常态化。”管涛说。
热钱是否仍在影响我国大宗商品价格和股市走势?据管涛介绍,2014年初确实存在国内一些企业利用大宗商品进行融资套利,但进入二季度后这种套利动机逐渐减弱。特别是6月份后,相关监管部门收紧了监管政策,境内银行加强了对大宗商品贸易融资的真实性审核,一些境外银行由于担心可能出现风险也相应收缩了对华相关业务,使得下半年相关融资活动出现很大变化。
“从我们监测的贸易融资数据看,上半年进口跨境贸易融资余额增加428亿美元,但下半年减少了877亿美元。这不一定完全是大宗商品项下的融资,但也反映了一定的趋势。至于是否有热钱流入股市,还待专门的测算与评估。”管涛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