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刚刚退出QE,欧洲1万亿欧元的QE计划就紧跟了上来,而早在去年年底,日本就率先在美国之后推出自己的QE计划。以释放流动性来刺激经济增长,犹如一剂海洛因,明知不好,但上了瘾就很难戒掉。
全球主要经济体再度走向宽松之路,中国很难脱离这个趋势,特别是在经济增速面临逐步降低的情况下,保增长的需求也将促使中国更多地思考如何更灵活地制定货币政策,如何在不“大水漫灌”的情况下激活存量,并针对性地投入到该投入的地方。中国现在面临的尴尬,是在122万亿存量M2面前“收”也不是“放”也不是,过去几年释放的流动性,实际上比欧美日都厉害,要知道这一数据2008年才40万亿,6年增加了80万亿,每年平均都是13万亿左右,欧洲这个仅仅1万亿欧元的QE规模,真是小巫见大巫了。
但是,我们却又不得不向市场传递一个信息,那就是我们无法置身于全球的流动性宽松之外,这里面除了要用实质性的手段来让中国经济更好地稳定增长,还有一个目的就是要对冲海外流动性泛滥以后对国内资产价格的冲击。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自己提高自己的资产价格,让海外流动性望而却步。(本报评论员 刘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