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经济在线成都2月16日讯 过年团聚一直是中国的传统。对于很多人而言,过年是他们生命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过年意味着团圆、意味着温暖、意味着忙碌一年终于迎来的休息,意味着新起点和新的期望。
不过,不同年龄段的人,对春节的期待程度并不相同。七零八零后过年,过的是一种传统。但对于许多伴随网络成长的九零后来说,虽然年夜饭、包饺子、放鞭炮等传统元素还在沿袭,但是网络文化的确越来越深地渗透进他们的春节里。
对此,人人网针对九零后大学生进行一次2015羊年春节态度调查,参加调查的学生共计4587人,其中男生2215人,女生2372人。调查过程中,有不少九零后对人人网表示,年过不过都差不多,过年期间,他们更多的时间都消耗在网络和手机上。
压岁钱对孩子们过春节是极具吸引力的筹码,不过如今大部分九零后都已长大。72.6%的九零后表示,“每年都会有大把的压岁钱收,对于长辈们给的压岁钱,没什么特别的感觉。”只有27.4%的九零后称压岁钱收得多,还是心里会有一些小兴奋。
不过,很多九零后告诉人人网,虽然对长辈们发的压岁钱兴趣不算很大,但是对于同学和朋友们之间,通过互联网互赠的红包饶有兴致。
目前线上发红包已经十分流行,红包形式也较为全面。据调查,68.9%的九零后称过年期间会给自己要好的伙伴和同学发定向微信红包,8.88元和6.66元是他们最喜欢发的定向红包金额;28.5%的九零后称会向自己的班级群和兴趣群组里发放拼手气红包,过年了大家一起拼拼手气很有意思;25.7%的九零后还表示,会在群里和朋友们玩红包接龙游戏,譬如固定5元发10包,抢到最大的人(或第一个、最后一个抢到的人)接龙发下一轮5元10包。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商家的红包大战九零后们的认可程度并不高。虽然微信和支付宝红包大战正酣,但只有18.3%的九零后称会参与这种形式的抢红包游戏,并会定提醒闹钟;56.2%的九零后说不会太关注这类抢红包大战,认为商家作秀成本过大,忙活半天抢不到几块钱,不值当。另有25.5%的九零后称如果碰巧赶上了会玩一把,但不会刻意去跟踪关注此类活动。
过年似乎就是一个胡吃海喝和增肥的过程。不过70.3%的九零后称过节会控制饮食,春节的餐桌对九零后的诱惑力明显不足。他们觉得平时同学聚餐聚会都吃过,年夜饭也没什么新鲜的。29.7%的九零后仍表示,团圆饭吃得是一个气氛和热闹,如果太注意控制饮食会显得吃得不香,也会让家人朋友扫兴,所以为了营造气氛,过年多吃一些无可厚非。
“春晚,真的是审美疲劳,感觉年年换汤不换药。”九零后对人人网如此吐槽春晚,并称对羊年春晚没太多期待。根据调查,持此类观点的九零后还真不少,76.4%的九零后表示对春晚没兴趣。
对此,很多七零后八零后似乎很不解,大年三十晚上不看春晚,还有啥可干的?对此九零后表示,春晚可做的事情还真不少,和家附近老同学约到一起打打桌游、社交群组里海聊畅谈、看看书、网上看电影、打打游戏电玩、视频拜年、网络春晚……这才是属于年轻人的、网络特色的除夕。对此,人人网大学生用户研究中心负责人表示,如今网络已经融入了九零后的日常生活,即时是过春节,九零后的活动也常围绕网络和手机展开。(代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