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经济在线成都4月2日讯 最新一期澳新银行大中华区经济观察聚焦了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前景展望。报告指出,全国人大多次重申将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具体而言,本轮国企改革的目的是实现混合所有制、建立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完善公司治理和使国企管理专业化。从本质上说,国企改革的总体战略是让政府转变成为投资者,不再担当市场直接参与者的角色。
“我们认为,本轮国企改革潮将显著提高经济效率并释放相当大的经济潜力。”澳新银行大中华区经济研究团队指出,1978年以来,通过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市场经济改革提高了中国经济的生产效率。未来的改革将把重点放在提升经济回报之上,这将提升资源配置的效率。数据显示,与私营部门相比国企的资产负债率已超过私营企业8个百分点,但国企的平均利息成本在2013年却比私营企业低45个基点,这主要是因为国企能获得政府的隐性担保。
报告认为国企改革可以支持宏观经济再平衡。通过改善公司治理和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私人投资者将对国企将更有信心。此外,国企改革也将为企业和家庭的多余存款提供新去处,减少目前它们对于房地产和理财产品的投资。
“不过,政府不可能放弃对国有企业的控制权。政府明确表示,对于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行业,国家仍会继续占据主导地位。此外,国企改革中关于银行业所有权改革很少被提及。尽管目前的国企改革向前迈出了新一步,但政府到底能让市场在配置资源中发挥多大的角色,这一改革到底能取得多大成功还有待观察。”澳新银行大中华区经济研究团队指出。(吴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