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场的殷切期盼中,央行第三次降息“姗姗来迟”。
5月10日,央行宣布自次日起对称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各0.25个百分点,这也意味着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将下调至2.25%,而同期贷款基准利率则下调至5.1%。
值得关注的是,央行同时也第三度扩大了存款利率浮动区间,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3倍调整为1.5倍。不过,金融投资报记者调查发现,与之前相比,用足存款利率上限的银行基本消失,与此同时,不同银行各个期限的定期存款利率差异也更加悬殊。在分析人士看来,这意味着中国存款利率的市场化改革已经接近收官。
成都多家城商行“哑火”
根据此次央行公布最新的存款贷款利率调整表,除了活期存款仍然保持0.35%的利率以外,存款利率、贷款利率以及个人住房公积金利率均在此前的基础上下降了0.25个百分点。也就是说,调整之后,整存整取定期存款利率分别为,三个月1.85%、半年2.05%、一年2.25%、二年2.85%、三年3.5%。
与此同时,根据央行要求,银行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将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3倍调整为1.5倍。测算可知,各期限定期存款利率最高可为三个月2.775%、半年 3.075%、一年3.375%、二年4.275%、三年5.25%。
不过,虽然多家银行均在消息出炉后的第一时间将各期限存款利率调整至最新状态。但记者调查发现,与以往降息后的纷纷“顶格上浮”不同,此次银行在对存款利率进行调整时,却并未用足“上限”。
以五大行为例,目前工行、中行、农行、交行均将一年期存款利率由此前的2.75%下调为2.50%,而建行略高,为2.55%,均约在基准利率基础上上浮了约10%。此外两年与三年期存款利率则分别为3%与3.5%,基本是在以往的基础上直接下降了0.25个百分点。
而股份制银行间的存款利率水平则更加多样。记者梳理股份制银行官方最新数据发现,以常见的一年期定期存款为例,调整后利率最高的为3.25%,不过目前给出这一利率只有南京银行;北京银行与宁波银行仅次其后,将一年期存款利率调整为3%;此外,华夏、平安、浦发、兴业、光大、中信、民生一年期存款利率为2.75%,邮储银行与招商银行则分别为2.53%与2.5%。
此外,在成都的多家城商行也公布了最新存款定价方案,这些热衷于“一浮到顶”的银行此次也集体“哑火”。其中,成都农商行、南充市商业银行将一年期存款利率调整为2.925%,攀枝花市商业银行则为2.7%。而截至11日15时,成都银行、重庆银行、大连银行暂尚未在官网更新存款利率。
总体看来,全国性上市商业银行中,除了南京、北京、宁波三家银行以外,其余银行上浮比例均在2.5%以内。
揽储大战逐渐“降温”
值得关注的是,多次降息后,城商行等中小银行面临吸储压力,保证存款不流失已成为“第一要务”。鉴于此,在此前的两次降息后,急于吸纳存款的城商行多选择在第一时间“一浮到顶”,希望采取价格竞争的手段,在揽储大战中获得一些先发优势。但从此次各家银行的表现来看,这场“非理性”的价格战似乎有所降温。
在市场分析人士看来,目前的情况早有预兆。“鉴于此次调整前银行存款利率并未上浮到顶,存款定价呈差异化格局,预计此次上浮进一步扩大后,存款利率上浮幅度会有所扩大但仍不会到顶,存款利率定价进一步差异化。”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在对此次降息点评时指出。
事实上,此次调整后,不同银行间,各个期限的定期存款利率差异确实更加悬殊。以三年期定存利率为例,仅在记者调查的20家银行中,就出现了3.50%、3.705%、3.75%、3.85%、3.89%、4.20%、4.50%、4.55%、4.875%等共9种不同的情况。而利率完全放开的五年期定存中,在给出的最低利率3.5%与5.225%之间,相差更是达到1.725%。
作为传统主要利润来源的“息差”减少,被认为是银行在自主定价空间进一步拓宽的同时,上浮存款利率却更加审慎的重要原因。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假设此次调整后,银行在新的基准利率水平上进一步扩大上浮,以保持存款利率水平基本不变,将导致银行存贷利差收窄约25个基点,净息差收窄约15-20个基点,全年银行业净利润可能零增长或小幅负增长。
伴随而来的是,则是银行们对于存款利率的制定战略,正在呈现更加差异化、精细化的存款利率定价格局。对此,市场分析人士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中国存款利率的市场化改革已经接近收官。
就在3月,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曾明确表示,今年存款利率上限放开概率非常高。而央行的三次降息中,存款利率浮动区间上限的不断扩大,也被视为给了各家银行更大的自主权,银行由此有更多的机会来根据市场的需求调整利率,并借此锻炼自主定价能力,加快经营模式转型。“从央行急切的上调存款上限的态度看,利率市场化的节奏后期有望加快,甚至下一次如果还有降息,可能会宣布取消存款上限,那么存款基准利率也就名存实亡了。”华创债券在研报中分析指出。
不过,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则认为,实现利率市场化的当务之急在于放开贷存比考核。“负债是银行发放贷款的前提,对称降息的效果是银行存款利率进一步上浮,存款利率不降低,银行降低贷款利率空间有限,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取消贷存比才能引导银行理性定价。”
本报记者 吉雪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