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麻辣小记者认养稻田鱼牵手乡村行活动在彭州升平镇昌衡村举办

城里家庭和当地农户签订共同养鱼协议

孩子们亲手向田里放养稻田鱼

孩子们认真栽种水稻感受粒粒皆辛苦的道理
四川经济在线成都5月24日讯 “这些小鱼苗再过一个月就可以收获了,到时候欢迎大家再来抓鱼吃鱼,安逸得很哈!”5月23日,麻辣小记者认养稻田鱼牵手乡村行活动在彭州升平镇昌衡村如期举行。通过网络报名征集到的十户麻辣小记者家庭开心地走进昌衡故居,与当地农户签订结对认养稻田鱼协议书,并向田里播撒下鱼苗栽种水稻秧苗,由此开启了彭州市第四届稻田鱼美食文化活动的序幕。
城里人农户结对养鱼 相约端午再见
“放鱼啰!”随着一桶桶闪着鳞光的小鱼儿跃入稻田藏进秧苗间,来自都市的孩子和家长们的热情瞬间被点燃,欢声笑语在田埂上回荡着。
由彭州市升平镇通过麻辣社区发出的稻田鱼美食文化活动小记者征集令,旨在让来自大都市的小记者朋友能更好地体验地道农村生活、感受稻田鱼生态乐趣,为此当地政府部门专门安排了农户和小记者家庭进行结对认养稻田鱼活动。按照协议,小鱼放养后到端午节就能长成,届时小记者将再到升平镇来全程体验劳动和收获的快乐。
当天,二十户城乡结对家庭共同在二十亩稻田里放养了万余尾稻田鱼,升平镇也就此拉开了每年稻田放鱼的序幕。据了解,接下来升平镇还将在稻田鱼示范村及其他村社的三千余亩稻田都放养稻田鱼。
感受农村传统 大小朋友收获满满
放完鱼儿,结对的农民伯伯为小记者们安排了丰富的传统民俗和农耕体验活动:最让大家兴奋的莫过于学习插秧苗,虽然个个弄得满身都泥巴,但每个小记者都干得相当卖力。在农民伯伯手把手教导下,绿油油的小小秧苗一排排在田间站立起来。虽说有些东倒西歪,但也让孩子们牢牢体会到劳动的成就感和粒粒皆辛苦的道理。
采摘蔬菜比赛、学习制作风车、亲手包裹粽子……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孩子们开心异常。尤其制作风车,是由当地民间老手艺人专程前来亲自教授。作为升平镇历史悠久的非遗项目,一架小小的风车竟然有着多达十道标准工序。小朋友们边学边听老爷爷讲风车的故事,在玩耍中悄无声息地接受了一次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熏陶。
紧张而又愉快的一天行程下来,每个小记者都收益良多,连陪同前来的家长都觉得学到了不少新技能。网友乐乐妈妈说,现在城市里八零后很多都已为人父母,但他们本身也需要学习传统文化,“就拿包粽子来说,城里都是买现成的,我也真的没包过。今天的升平之行虽然短暂,但非常有意思。我把消息发到朋友圈里马上就有很多人发问,都希望来这里感受一下。”
趣味农耕发力 助推升平产业发展
据当地官员介绍,升平镇稻田鱼养殖已有几十年历史。由于健康绿色越来越受到老百姓的重视,人们的健康意识增强,稻田鱼作为绿色健康美食被人们端上餐桌,游进餐馆,升平稻田鱼也成为了名符其实的本地美食。香滑软糯的稻田鱼就像养在深闺的宝贝,如何让宝贝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成为帮助农户增收真正的金元宝?当地政府创意性地开发了采摘、抓鱼等趣味农耕互动活动。
从现实版的开心农场到已经形成品牌的打蒜台、挖莲藕比赛,趣味农耕赛事正在成为彭州拉动乡村旅游、推出特色农产品的有效抓手。每创新一项赛事,总能吸引到来自都市的艳慕目光。尤其是升平,游客在休闲健身的同时还能领略田野乐趣,品尝时鲜蔬菜瓜果和稻田鱼特色美食,因此这里的人气一点不比著名景区景点差。
美丽的自然景观与漂亮的新农村相得益彰,宜人的气候条件和道地的特色美食完美搭配。当地政府官员说,尽管升平发展乡村旅游起步稍晚,但有稻田鱼这张好牌绝对潜力巨大,“我们升平还有尹昌衡故居、有非遗项目风车,好吃好耍好看的都有。借着稻田鱼美食文化,我们希望把升平的口碑打响,吸引更多城里人到升平来走走,尝尝我们的美味稻田鱼。”(赵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