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投资者呼吁中国监管机构评估允许超过一半上市公司停牌的机制。不到一个月时间里,中国股市大跌30%,一时沪市和深市共有约1500家公司停牌,很多公司停牌理由很牵强,也与之后的行为自相矛盾。
市场企稳后,其中超过一半的停牌公司复牌。停牌降低了股票组合和ETF的流动性,一些ETF被迫暂停赎回,银行也难以评估基于A股的衍生品。
“我们希望这样的情况发生后,大家能重新审视规则,做出改进从而让市场的可投资性最大化,”美国先锋基金的亚太投资负责人Rodney Comegys说道。
投资者们指出,如果中国希望A股被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再评估当前的停牌规则很重要。
“MSCI可能密切关注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停牌,”投资公司施罗德A股研究负责人Jack Lee表示。“这一次的事件表明(A股的)停牌机制有提升空间,”他说道,停牌应该是上市公司的自愿行为。
MSCI拒绝就上述报道发表评论。
了解富时罗素公司的人士表示,富时罗素在评估A股时会考虑停牌问题。富时罗素是另外一家知名的指数编制公司。
上海证交所和深圳证交所的网站上罗列了上市企业可以提出停牌的条件,其中并不包括市场大跌。一名分析师指出,交易所规则让官员们在是否允许停牌时有较大的空间。
路透对100家上市公司进行研究后发现,近四分之三的公司要求停牌的理由是重大事项,包括发行股票和资产重组等,但30家公司复牌后并没有完成交易。
也有公司的停牌理由是筹划员工持股计划或管理层激励事项,而根据中国的交易所规定,这些理由并不明确需要停牌,在香港或伦敦等市场也不会因为这些理由停牌。其中半数的此类复牌公司也没有完成计划。上交所、深交所和中国证监会都没有对寻求置评的请求作出回应。
安联投资A股的基金经理Anthony Wong指出,现有规则执行不力是真正的问题,“中国证监会已制定了停牌规则和监管制度。如果规则和监管能得到严格执行就理想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