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经济在线成都8月12日讯 学生们的暑期生活早已开始,这个名副其实的最长假期应该怎样充分利用?不少的九零后对人人网表示,会选择在暑期做一些社会实践来丰富自己的假期生活。那么,年轻人理想中的暑期实践与现实中的实践一样吗?对此,国内领先的实名制社交网络人人网进行了一项2015年暑期实践不完全调查。结果显示九零后暑期实践参与度高,超八成人至少参与过一次暑期实践。
人人网调查显示,有53.6%的年轻人参加过两次以上的社会实践,17.9%的年轻人参加过两次社会实践,14.3%的人表示参加过一次,还有14.2%的人表示没参加过社会实践。
在接受人人网调查的年轻人中,有42.9%的年轻人表示是自己主动并愿意参加社会实践的;有25%的年轻人是秉着闲着也无聊,不如去实践的态度去参加;还有一个25%的年轻人是在学校的要求下才去参加实践;7.1%的年轻人是在家长的要求下去参加实践。
根据人人网调查显示:通过朋友、同学获得社会实践信息和通过学校社团组织获得社会实践信息的年轻人占大多数。他们获得信息后,参与实践的人中60.7%的年轻人表示自己参加过的社会实践与所学专业不相符。
在年轻人参与过哪一种类型的实践调查中,有57.1%的年轻人都曾经兼职过,有46.4%的年轻人参与过社会公益活动的实践,32.1%的年轻人参与过公司实习的实践。从上不难看出,大部分年轻人的社会实践都是与自己所学的专业不大相关的。
有近半数的九零后同时认为参与的实践乏味低级,很难学不到东西,与预想的不同。人人网调查显示:在预想的实践与真实环境下,有46.4%的年轻人认为实际实践中做的事情比预想的乏味低级。经常有实践者面临这样的问题,本来以为会有重要的任务要做,可实际上都是简单枯燥的,自己学的东西都用不上。但是也有39.3%的年轻人认为实践比预想的工作难度要大,在这些年轻人中有八成以上的人认为实践比预想的要辛苦和劳累。
对此人人网大学生用户研究中心负责人表示:对于一份实践工作,理应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让实践的价值最大化。平时可以做的事情很多,比如主动了解公司单位或机构、熟悉工作流程、磨练心态、积极学习、把握人脉等。
谈到暑期实践收获,57.1%的年轻人都认为实践能够提升人的适应环境能力,53.6%的年轻人认为在实践中提升了自己的学习能力,50%的年轻人还认为提升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调查结果可以看到,尽管与实践与专业不相符,但是带来的益处还是很明显。
人人网调查结果显示:50%的年轻人认为他们在实践工作中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服务意识不够;46.4%的年轻人认为最突出的问题是责任心不够;39.3%的年轻人认为人际交往问题是实践中最突出的问题。
在实践之后,他们中71.4%的人认为自己吃苦耐劳的精神有所提高;53.6%的人认为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变好了;分别有50%和46.3%的人认为自己的团队协作精神及责任意识有所提高。
对此,人人网大学生用户研究中心负责人表示:实践过程也是从学生气到接地气的一个转变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年轻人的问题多少都是有的,应该为将来走向社会而做一个准备。(吴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