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经济在线成都9月19日讯 7月和8月的实体经济数据持续疲弱,预示着第三季度经济增速将继续放缓。在未来几个月,中国需要更积极的财政政策来推动经济增长。8月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略高于7月份的6.0%。发电量也出现回升,同比增长1.0%,高于上个月的2.0%的下跌。
可是,固定资产投资1-8月份同比增长10.9%,低于1-7月份的11.2%。8月份社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8%,高于上个月的10.5%。
8月份人民币计价的出口同比下降6.1%,跌幅较7月份的-8.9%收窄。与此同时,以人民币计价的进口同比收缩14.3%,跌幅超过上个月的-8.6%。8月份贸易顺差扩大至3680亿元人民币的贸易顺差。
8月份CPI通胀率上升至2.0%,高于7月份的1.6%,主要由于食品价格上涨3.7%所带动。其中,8月份猪肉价格同比上涨了19.6%。PPI在8月份持续下跌,同比收缩5.9%,跌幅超过7月份的-5.4%。
新增人民币贷款8月份下跌至8.096亿元,低于上个月的1.48万亿元。社会融资总额则上升至1.08万亿元,高于上个月的7188亿元。8月份M2增速保持在13.3%,与上个月持平。
中国央行公布了一项计算存款准备金率的新方法,这一方法将基于一段时间内的存款准备金的平均值,并允许每天存在1%的偏差。这一新方法将给银行的资金安排带来一定的灵活性,并提升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不过,这一新方法并不意味着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在外汇市场,离岸人民币汇率升至四周以来的最高点,这可能由于央行干预汇市以抑人民币贬值的预期,并试图缩小在岸与离岸的人民币汇率。
政府还宣布了国有企业改革指导意见,并表示要加大财政支持以提振经济。这与我们早前的观点一致,即仅靠货币政策宽松难以提振经济增长。“除了第四季度央行可能将再降准50个基点外,短期内,中国需要更积极的财政和结构改革来促进需求的增长。我们维持早前的预测,认为2015年中国GDP将增长6.8%”,澳新银行大中华区研究团队一位分析师指出。(赵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