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内最大在线金融平台融360创始人兼CEO叶大清发布2015年小贷发展报告
四川经济在线成都12月4日讯 “从数量来看,拥有三百多家小贷公司的四川省在全国来看不是最多的省份,但在西部却仅次于重庆直辖市。”12月4日,由中国金融学会、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和四川省政府金融办指导的小贷行业十年回顾与愿景展望专题研讨会在成都举办。会上,国内最大在线金融平台融360创始人兼CEO叶大清发布了2015年小贷发展报告。报告指出,目前国内小贷行业呈现出贷款小微化程度不足、利率高利贷化、移动渠道化、审批率偏低等四大特点。
“小贷必须坚持服务百姓,服务小微企业,而不能走邪路。那种一个公司依靠两个客户,动辄几百上千万的项目是不能持久的。”叶大清表示,从2016年的趋势来看,小贷市场的机遇将大于风险,“虽然这8965家小贷企业有相当部分会遭遇经营困难,但它们中部分企业可能会借助移动互联网的东风成功转型。相信未来十年中国小贷的2.0模式将出现并成型,而移动社区银行很可能成为下一个风口。”
小贷公司普惠得分与银行持平
2015年小贷发展报告指出,小额贷款公司自2005年先行先试以来已走过十年历程。截止2015年第三季度,全国共有小贷公司8965家,贷款余额9508亿元。而据融360之前所做的普惠金融报告显示,在普惠指数总得分中2015年小贷公司与银行分值齐平,得分均为65分,由此跻身提供普惠金融服务主体。“小贷公司由于自身规模小,对于贷款申请者的要求相对于银行较低,主要服务于在银行难以贷款的客户,审核流程简单,因此在普方面获得了较高的得分”,叶大清说道。
产品数量方面,小贷公司在整个金融行业的产品比重则呈快速增长趋势。来自融360的数据显示,从2012年的31%增长到2015年的41%。与之对应的是,银行的产品占比呈下降趋势,从2012年的52%降到了2015年的21%。
从小贷公司的数量地区分布来看,东部、西部地区发展较快,中部地区发展则相对缓慢。其中,江苏省、辽宁省和重庆市小贷公司数量位居全国前三强。而从各省贷款余额看,江苏、浙江、重庆位居前三甲。
“数量上,四川现有小贷公司约300多家,在西部地区仅次于重庆市。与此同时,四川省的小贷市场一直非常发达,在西部持续保持领先地位。”叶大清说道。
放款额度与用户需求出现背离
叶大清同时指出,2015年小贷发展报告显示,用户需求的小微化和小贷公司追求大额放贷之间存在比较明显错位。由于贷款额度是影响金融机构管理费用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为追求更高收益并降低成本,小贷公司明显存在提高贷款额度的冲动。“从2012年到2015年,小贷公司每单贷款金额已从两万元一路增长到九万元,平均放款额度处于快速上升态势。而与此相对应的是,在贷款产品申请额度中五万及以下占比增速较快,从2012年的16%增长至2015年的48%。而在五5万及以下额度区间中,一万及以下的额度占比较大,从2012年的14%增长到了2015年的26%,增速明显。可见,用户申请额度在呈微小化的趋势”,叶大清认为,小贷只有坚持服务百姓和小微企业才有出路,消费信贷则应是小贷公司的核心产品,“小贷企业要走正路而不是邪路,那种一个公司两个客户,动辄几百上千万的项目不能持久。”
来自融360的数据同时显示,近三年来,十二期及以下产品占整个小贷订单总数一直超过60%,而这意味着用户申请小额贷款是主要用于短期周转。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相关规定,民间借贷双方约定的年利率超过36%,相当于月利3%,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目前52%的小贷公司和65%的P2P平台产品处于高利贷水平,月利率超过3%。这对于申请人而言,是个很大的成本负担。”叶大清说道。
移动社区银行或成下一个风口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通过移动互联网获取信息和进行各种操作成为新常态。从融360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小贷订单中的移动用户目前正处于快速上升趋势,到今年三季度有八成的订单来自于移动用户。
对此叶大清表示,近期供给侧改革成为高频热词,而这是中央经济治理思路的重大转变,“过去的经济模式主要是从需求端发力,所以过多依赖刺激政策来提高需求。供给侧改革则是从供给端入手,增加有效供给,从根本上解决供求不平衡,并理顺供求结构的失衡。如投资比重过重,消费与服务不足。如低附加值和粗放式的投资过多,如中低消费品过剩,高品质消费品却不足等。”
叶大清认为,互联网金融势必成为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推动力,也将获得巨大的发展,“李克强总理反复提及要唤醒沉睡的资金,让资金流向实体经济最需要的地方。互联网金融可以同时唤醒经济体系中沉睡的资金,更有效率地将资金配置到创新企业、小微企业等有活力的实体经济,以及广大的消费者。”
叶大清指出,互联网金融在供给侧改革中的作用可以表现在三方面:一是有效打破信息不对称,为社会资本进入有效投资领域搭建渠道,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直接有助于改善供需错配局面;二是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手段,使得资源利用最大化、资产配置更趋合理,使非系统风险得以降低;三是为沉淀的社会资金实现更好的经济回报。
“虽然目前国内经济形势面临下行压力,但我相信小贷市场未来的机遇将大于风险。今后十年,中国小贷2.0模式将在现有的8965家小贷企业以及新兴的小贷企业中出现。”叶大清总结说,从趋势来看,消费信贷结合移动互联网将给小贷公司插上互联网+的翅膀,“假以时日,小贷模式+移动互联网有潜力成为未来的社区银行和互联网银行。”(代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