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四川经济|区域视窗|文娱前沿|体育产业|教育在线|健康投资|科技聚焦|旅行天下|四川美酒|四川美食|成都看房

首页 > 经济在线 > 四川新闻

中国新一轮国企改革如何落子

http://www.hrnewspaper.com/ 】 【2023-02-16 19:58:28】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22年,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收官。中国国务院国资委透露,2023年,将乘势而上组织开展新一轮的改革深化提升行动。

  过去三年的改革“成绩单”如何?

  国务院国资委透露,三年来,国企三项制度(劳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更大范围落地见效,中央企业存量法人户数大幅压减,“两非”(非主业、非优势)、“两资”(低效、无效资产)清退任务基本完成,企业办社会和历史遗留问题全面解决,鼓励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不断完善。

  以老国企中国一重为例,该集团通过改革扭转效益滑坡、连续三年亏损的困境,彻底改变了国有企业管理粗放、效率低下等突出问题。三年来,中国一重利润总额增长422.84%,净利润增长424.52%,营业收入增长209.92%。

  值得注意的是,三年来,中国星网、中国稀土集团、中国电气装备、中国物流集团、中国矿产资源等6家新央企诞生;“两化”重组、中国电科重组中国普天、鞍钢重组本钢等陆续完成,成为外界观察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脉络的重要窗口。

  透过这些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行动,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的轨迹清晰可见。三年来,国有经济加快向国家安全和国计民生领域集中。据统计,中央企业超过85%的资产集中在国民经济20个行业大类,13个行业大类资产规模超万亿元人民币,涉及国家安全和国计民生领域营业收入占比超70%。

  多家“航母级”央企浮出水面。以钢铁“航母”中国宝武为例,2022年末,中国宝武与中钢集团实施重组。这是该集团不断整合扩容的缩影:中国宝武2016年由原宝钢集团与武钢集团联合重组而来;近年来,中国宝武基本是一年并购整合一个千万吨级钢铁企业。2020年中国宝武钢产量达到1.15亿吨,问鼎全球钢企之冠。2021年,中国宝武经营业绩创历史最好水平。

  中国宝武并非个案。多家央企在经历战略重组后,实现跨越式发展。据统计,中共十八大以来,先后有27组49家央企实施战略性重组,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央企数量从10年前的117家调整至目前的98家。

  新一轮改革如何落子?

  向改革要动力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国务院国资委秘书长彭华岗介绍,国资委正围绕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研究谋划新一轮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方案。

  新一轮国企改革会聚焦哪些领域?清华大学中国现代国有企业研究院研究总监周丽莎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国企仍存在市场化选聘不足问题,选人用人需要更加开放,同时,也有激励不足、容错机制不足等问题。

  她认为,未来将进一步推动国资国企市场化改革,推动三项制度改革、积极稳妥分层分类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职业经理人制度等。同时,推动国有企业科技创新发展,加大研发投入,稳定科研人才队伍,建立可持续的科研投入机制和具有竞争力的激励机制。

  “通过深化改革保持国有经济规模的合理增长,促进国有经济向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关键行业和重点领域、战略性新兴领域集中。”周丽莎说。

  阳光时代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国企混改和员工持股研究中心负责人朱昌明对中新社记者表示,2023年要巩固深化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成果,新一轮改革的重点是对国资国企的体制机制改革进行深化提升。

  朱昌明表示,如果将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比喻为建设“毛坯房”,房屋框架已经形成但是精细化程度不足;那么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就是“毛坯房精装修”,它将大大提升国企体制机制的精细化水平。他认为,新一轮国企改革重点将在混改、三项制度改革、中长期激励、公司治理等领域。

  其中,他认为,专业化整合以其方式更加灵活、内涵更加丰富的优点,将成为未来央企重组整合的主要手段。

 
 
 
推荐阅读
 
聚焦毕业生就业话题 代表委员走进西华大学
泰康健康财富规划师队伍首批精英代理获晋升
首届高校就业创业指导大赛川师大获佳绩
内江市第十八届会员杯门球比赛成功举行
 
· 彭州赴粤港澳大湾区举办投资恳谈会
· 内江三下乡惠民 服务送到群众家门
· 激情二月 苏格兰邀你相约浪漫
· 任素汐刘敏涛新片回廊亭定档三月上映
 
热门点击
  1. 中国生产经营状态继续改善
  2. 六月工业利润提速 新增利润扎堆少数行业
  3. 下月起银行免收养老金异地取现手续费
  4. 央企总资产达到三十五万亿 千亿级企业六
  5. 中国平板电脑市场增速放缓 苹果仍是霸主
  6. 成都高新区面向全国公开遴选优秀年轻干
  7. 货基宝宝退烧 新生代宝类产品挑战高收益
  8. 工商银行拟境内外发行优先股募资八百亿
  9. 消费税调整方案或将在四季度公布
  10. 四川发布第二批省级企业高水平研发机构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郑重声明 - 广告刊列

人力资源报@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蜀ICP备120293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