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为民,重在务实。长期以来,阳光财险始终坚持“金融为民”底色,围绕老年人、军人、残障人士、未成年人、新市民等特殊群体的核心需求,推出一系列可感知、可落地的服务举措,切实破解现实痛点,让“为民办实事”不止于口号,更见于行动。
守护“银发族”:让养老金融更省心、更踏实
针对老年人面临的“数字鸿沟”、金融诈骗风险及保障需求,阳光财险从服务适配、风险防范、保障支持三方面推进服务落地。
在服务适配方面,阳光财险持续优化客服与网点流程,实现老年客户热线直连人工坐席,APP同步上线“长辈模式”,放大字体、简化界面,保留核心功能并支持语音交互。同时,各网点配备老花镜、放大镜、急救箱,并安排专人全程协助办理,切实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
在风险防范方面,阳光财险深入社区、养老院等地开展“银发金融守护行动”,以真实案例解析常见诈骗套路,现场帮助老年人安装国家反诈APP,并编制大字版、漫画版《老年金融防骗手册》,帮助老年人提升识别与抵御金融诈骗风险的能力。
在保障支持方面,阳光财险推出“爱长久”“孝心满满”等老年人意外险,覆盖骨折、意外医疗等高频场景,截至今年9月累计为4520万人次老年人提供2.80万亿元意外健康险风险保障,支付赔款9.98亿元。在青岛、成都、唐山等地,公司深度参与长期护理险项目,截至今年9月已为近24万名失能群众提供专业护理服务与费用报销支持,缓解家庭照护负担。
守护“最可爱的人”:让军人服务有保障、有温度
围绕军人及退役军人群体,阳光财险构建“标准引领、产品专属、服务优先”三位一体的服务体系。公司开发“退役军人团体意外伤害保险”“退役军人帮扶援助保险”等专属产品,为退役军人建立多维保障体系,以金融力量守护“最可爱的人”。
同时,阳光财险发布《军人及退役军人服务标准》,全国网点设置优先窗口与专属标识,为军人及退役军人提供高效便捷的专属服务。公司还联合相关部门开展“守护金融安全,情暖退役军人”公益活动,向退役军人赠送保险与生活物资,传递社会关怀。
关爱残障人士:让金融服务无障碍、有尊严
聚焦残障人士在沟通、行动与风险防范方面的特殊需求,阳光财险以“无障碍设施+定制服务”为核心,全面消除服务壁垒。所有营业网点均设有绿色通道,为听障人士配备手语翻译或手写板,为视障人士提供有声宣传材料,让金融服务无障碍。
在全国助残日期间,多家分公司开展助残捐赠活动。黑龙江分公司向大庆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捐赠“护眼爱心礼包”江苏分公司定期走进“残疾人之家”,举办集体生日、手工互动等活动……这些暖心举措将金融服务与人文关怀深度融合,让残障人士在获得专业保障的同时,感受到社会的温暖与尊重。
呵护“未来星”:让金融安全意识从小扎根
针对未成年人金融认知不足、易受网络诈骗等问题,阳光财险以趣味化、场景化方式推进金融知识普及。面向小学生,阳光财险开设“金融安全小课堂”,以动画、故事讲解常见风险,面向大学生则聚焦“校园贷”“刷单诈骗”等高发骗局,指导识别正规金融渠道。
此外,阳光财险还举办“金融趣味运动会”“反诈游园会”,设置互动游戏,让学生在娱乐中掌握防诈技能。同时,各级机构还走进留守儿童之家、特教学校,捐赠消保漫画、体育用品,以绘本故事传递安全常识,用手工、音乐等趣味互动灌输防诈技能。
温暖新市民:让城市奋斗者有保障、少忧心
针对新市民流动性强、金融知识薄弱等特点,阳光财险将服务延伸至其工作与生活场景,在快递驿站、农贸市场、社区商街设立“新市民金融服务角”,发放《新市民金融服务手册》,面对面讲解保险保障与金融安全知识,助力新市民群体提升风险防范能力。
同时,阳光财险志愿者还主动走进创业园、工业区,为新市民创业者讲解“融资防骗要点”,为外来务工人员普及征信维护、社保与商保衔接知识,提供一对一金融咨询,助力其避开“非法网贷”“虚假理财”陷阱。
服务外籍人士:让在华生活更便捷、更安心
围绕外籍人士面临的语言障碍与规则不熟悉等问题,阳光财险以“双语服务+专属指引”为核心,提升服务可及性。公司配备英文服务坐席,确保外籍客户服务沟通顺畅。
此外,阳光财险还编制英文版《外国人在华金融便利指南》,涵盖消费者权益、防诈骗、跨境交易等内容,并制作“在华金融操作流程图”,清晰展示办卡、理赔、反诈APP使用等步骤,方便外籍人士随时查阅。
从为老人调试手机字体到为军人开辟优先通道,从对残障人士的无障碍服务到为孩子普及金融安全知识,从为新市民送上职业风险保障到向外籍人士递上双语指南……阳光财险始终从“小切口”入手,解决“真问题”。未来,阳光财险将继续坚持“一切为了客户”的服务理念,把服务做细、做深、做实,以专业与责任守护每个人的美好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