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经济在线成都11月18日讯 尼尔森一项最新研究报告指出,与去年相比,大陆游客赴港频率下降且花销减少,大陆游客赴港血拼趋于谨慎。
过去十多年,更加便利的通行机制让越来越多的大陆游客造访香港,为香港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商机。然而,今年调研的结果显示,香港零售总额近一年持续走低,与大旅游客的赴港购物热情退潮有关。根据尼尔森的研究,受访的大陆游客的人均实际支出从2013年的24832港元缩水至21914港元,下降幅度约为12%。同时大陆游客访问香港的频率较去年有所下降,从年均2.7次下降到2.2次。
尽管一度引发舆论热议,但婴幼儿奶粉并不是大多数大陆游客赴港采购的主要商品。尼尔森发现,珠宝手表、化妆品和个人护理产品才是最受大陆游客欢迎的品类,相比而言,电子类的产品、包括手机等,也不再是大陆消费者去香港必购的产品。
尼尔森的研究显示,相对于来自广东的一二三线城市而言,来自非广东的一、二、三线城市的消费者要更年长一些,他们对化妆品、珠宝和手表及烟草的购买意愿亦比广东的消费者要更高。
尼尔森报告表明,59%的受访者表示他们会在到达香港前做好购物行程计划,这一比例比去年下降了8%。随着大陆游客对香港的不断熟悉,中小型的精品店开始分流了一批大型购物中心的客户——大陆游客相信在这些精品店可能会买到更加丰富而独特的商品。如果因为售罄断货而无法买到心仪的商品,39%的大陆游客表示会光顾其他店铺碰碰运气,而34%表示会选择买其他品牌。
以上迹象表明,大陆游客的消费行为近年发生了转变。通过口耳相传、网络论坛和社交媒体,大陆游客可以轻松地获得在港购物消费的信息,减少了花时间做详细的血拼攻略的必要性。
除访港外,一些大陆一线城市居民开始将目光转向东南亚和欧洲,作为度假和购物的目的地。同时,在前往香港游览购物的同时,54%的大陆游客会顺道前往澳门游览,其中超过半数的受访者表示前往澳门的主要目的是观光。为了购物前往澳门的消费者比例为12%,较前一年下降四个百分点。可见,澳门仍然难以取代香港购物天堂的地位。
尽管从调查结果来看,大陆访港的消费趋势有了一些变化,但根据香港旅游局的统计,2014年上半年香港共接待游客3390万人次,同比增长12.3%,其中八成来自中国大陆。流连于维多利亚港的夜景、兰桂坊的酒精和铜锣湾的霓虹灯,95%的大陆游客会在香港留宿,比前一年增长6%,这将为香港旅馆、餐饮和娱乐等服务行业带来不小商机。随着收入增长,大陆二三线城市居民开始成为赴港游览消费的主力人群,短期内大陆游客仍将是香港市场增长的重要推手。(赵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