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传承非遗风韵·振兴幸福彝乡”2022峨边小凉山非遗荟活动正式启动。
据悉,“2022年小凉山非遗荟”是2022年峨边小凉山非遗文化展演暨“甘嫫阿妞”艺术季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活动以彝乡的“风情”“风韵”“风物”“风雅”“风味”为主线,运用实物图文、活态展演、现场体验、线上直播、线下购物等多种呈现方式。
2日下午,2022小凉山非遗展演在铜河路拉开序幕,峨边全县列入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的53项(其中省级9项、市级16项、县级28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悉数登场。展演现场,一席琳琅满目的彝族非遗大餐,一场视觉、听觉、味觉的盛宴让人流连忘返。精美的彝族银饰、彝族刺绣、神秘的毕摩文化、古老的毛坪山歌引人入胜......
值得一提的是,四川大学艺术学院的同学们还带来了在汲取小凉山彝族文化元素的基础上创作而成的艺术作品和文创产品,利用非遗进行跨界创新,进一步挖掘出非遗的文化力量。
当天,2022 年"索玛花开"彝绣技能大赛也火热开赛,来自金口河区、峨边彝族自治县、马边彝族自治县3支队伍24名绣娘,身着特色彝族服装,在织布上精心布局,“飞针引线”,利用巧妙的针法勾勒出精美的图案。选手们通过精湛的刺绣技艺,展现出“小凉山”彝族刺绣水平和独特的民族文化魅力。
为了发挥非遗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以及推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活动期间,召开了乐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推进会,并邀请专家学者授课,交流非遗传承、保护及创新工作经验。此前,各位嘉宾、领导还就峨边、马边、金口河三地充分挖掘自身非物质文化资源,联合创建小凉山彝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展开了座谈交流。
据了解,2022峨边小凉山非遗荟活动将持续到12月4日。下一步,峨边将着力健全非遗保护机制,推动保护名录扩面升级,建设非遗传习基地,并持续打造“甘嫫阿妞”文化IP,创建“甘嫫阿妞”风采大赛、全国彝歌赛、小凉山非遗荟、彝衣节等四大文化活动品牌。科学构建非遗发展生态,加快建设小凉山彝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创建国家级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