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三年,四川城市内涝治理将实现:老城区雨停后能够及时排干积水,全面消除严重影响生产生活的易涝积水点,新城区不再出现“城市看海”现象。12月6日,记者从四川省住建厅了解到,近日,《四川省城市内涝治理三年攻坚行动方案(2022-2024年)》(以下简称《方案》)已正式印发,这是《方案》内的重要内容。
据介绍,《方案》由四川省住建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自然资源厅、省水利厅、省应急管理局联合印发。《方案》确立三年内城市内涝治理的原则:聚焦韧性城市、海绵城市建设,加快城市生态环境治理和城市有机更新,补齐排水防涝设施短板,提高城市内涝智慧化监测水平,系统推进城市内涝治理,保障城市安全有序运行,助推美丽四川建设。
根据《方案》,到2024年底,全省城市(县城)基本形成“源头减排、管网排放、蓄排并举、超标应急”的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在超出城市内涝防治标准的降雨条件下,城市生命线工程等重要市政基础设施功能不丧失,基本保障城市安全运行。
城市内涝防治标准,进一步明晰。《方案》指出,超大城市内涝防治标准,应按照重现期100年设计,区域中心城市内涝防治标准应按照重现期50-100年设计,大城市内涝防治标准应按照30-50年设计,其他设市城市及县城应重现期20-30年标准设计。
此外,《方案》提出对新老城区的治理路径进行分类制定。对于新建城区,要利用源头滞蓄、渗透等低影响开发设施减少径流量,适度提高市政排水管网建设标准,建立系统完整的排水防涝体系。老旧城区,则应加强排水管网和修复改造,采用人工调蓄与机械强排相结合的措施,消除低洼地区易涝隐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