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政府印发《四川省碳达峰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对确保2030年前如期实现碳达峰工作作出部署。《方案》明确提出,到2025年全省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41.5%左右,到2030年全省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43.5%左右。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将深刻重塑经济结构和能源结构,深刻改变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同时蕴含着培育经济社会发展新动能的战略机遇。
未来几年,四川推进碳达峰重点抓什么,如何加快建成全国重要的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战略支撑区?《方案》给出明确路径。
把握着力方向
将清洁能源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
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推进碳达峰需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减少化石能源消费、协同推进节能减排和减污降碳即是重点之一。
四川是长江黄河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清洁能源资源富集,正加快建设世界级优质清洁能源基地,在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优化方面具有良好基础和显著优势。
去年12月10日,在建规模世界第一、装机规模全球第二大水电站——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16台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全部投产发电,四川水电装机规模达到9707万千瓦。
《方案》提出,要牢牢把握将清洁能源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的着力方向。“十四五”期间,我省要加快构建以水电为主,水风光多能互补的可再生能源体系,形成以清洁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到2025年,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38亿千瓦以上,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下降14%以上,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确保完成国家下达指标,为实现碳达峰奠定坚实基础。
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是反映降碳能力的主要指标。我国提出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四川确立的目标无比醒目——达到41.5%左右。因此,《方案》强调,要加快建成全国重要的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战略支撑区,为全国实现碳达峰贡献四川力量。
坚持系统推进
开展十大重点行动
坚持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统筹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用地结构优化调整,《方案》部署了十大重点行动。
即,实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行动、节能降碳增效行动、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城乡建设碳达峰行动、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行动、循环经济助力降碳行动、绿色低碳科技创新行动、碳汇能力巩固提升行动、绿色低碳全民行动、市(州)梯次有序碳达峰行动。
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行动位居十大行动之首,四川清洁能源开发还有多大潜力?
从水电主力军看,四川将加快推进金沙江叶巴滩、雅砻江卡拉、大渡河双江口等水电站建设,新建金沙江旭龙、岗托,雅砻江牙根二级,大渡河丹巴等水电站,“十四五”“十五五”期间分别新增水电装机容量2500万千瓦、1300万千瓦左右。
从风光发电新增长点看,将加快打造金沙江上游、金沙江下游、雅砻江、大渡河中上游4个水风光一体化可再生能源综合开发基地,到2030年全省风电、光伏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5000万千瓦左右。
从天然气(页岩气)看,将加快建设国家天然气(页岩气)千亿立方米级产能基地,到2030年,天然气(页岩气)年产量达到850亿立方米。
推进碳达峰、碳中和,需要加快实现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变革。《方案》提出,加快工业领域绿色低碳转型。一方面持续淘汰落后产能,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别是绿色低碳优势产业,支持宜宾建设“动力电池之都”、遂宁建设“锂电之都”,成都建设“绿氢之都”,打造德阳“世界级清洁能源装备制造基地”、乐山“中国绿色硅谷”。另一方面大力推进绿色制造和清洁生产,推进产业园区循环化发展,支持打造一批绿色低碳园区和绿色低碳工厂。
全面推进绿色建筑创建,因地制宜开展建筑屋顶光伏行动,加快城乡公共充(换)电网络布局,开展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出行、绿色商场等绿色生活创建行动……《方案》作出的一系列部署,体现了政策措施的系统性、协同性,以及开展这项工作的全民性。
坚持先立后破
避免运动式“减碳”
《方案》指出,要立足水多气丰煤少油缺和部分地区风光资源较好的省情实际,坚持先立后破,以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为底线,在切实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粮食安全和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的同时,稳妥有序、循序渐进实施碳达峰行动。
我省要求各市(州)人民政府要按照国家总体部署,结合本地区资源禀赋、产业布局、发展阶段等,科学制定碳达峰实施方案,提出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碳达峰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避免“一刀切”限电限产或运动式“减碳”。
《方案》对落实经济政策和建立健全市场化机制作出安排。包括全面落实企业从事符合条件的节能环保项目所得减免企业所得税等税费优惠政策,严格执行差别电价、分时电价和居民阶梯电价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向绿色低碳项目提供优惠利率贷款支持,推动发展绿色农业保险、环境污染责任险和林木保险等绿色保险产品,推动林草碳汇开发和交易,统筹推进碳排放权、用能权、电力交易等市场建设等。
此外,我省将加快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实行能源消费和碳排放指标协同管理、协同分解、协同考核,逐步建立系统完善的碳达峰、碳中和综合评价考核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