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经济在线成都11月27日讯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党的创新理论构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开创新时代高校思政课铸魂育人新局面,11月24-25日,“伟大建党精神及相关问题研究”学术研讨会在电子科技大学召开。
“伟大建党精神及相关问题研究”学术研讨会由教育部社科司指导,教育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思想道德与法治”分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全国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电子科技大学)承办。期间,来自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同济大学、四川大学等近八十所高校两百余名专家学者汇聚一堂,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思想基点,紧密围绕中国式现代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红色文化资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等重大议题,进行深入的学术交流。
电子科技大学校党委副书记申小蓉在开幕式致辞中强调,要始终坚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以学促教、以学促研,不断推动高校思政课教学与理论研究水平大幅提升。申小蓉说,站在当前新时代新征程历史关键节点,要继续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深入挖掘伟大建党精神的时代内涵,将伟大建党精神与思政课理论教学及实践教育紧密联系在一起,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为推动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进一步发展,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贡献力量。
大会主旨报告分为两个阶段,分别由四川大学李辽宁教授和我校刘宗灵教授主持,来自同济大学、中山大学、海南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的六位专家学者聚焦研讨主题,围绕各自研究方向,发表真知灼见,激荡思想火花,为新时代思政课教育赋予了源源不断的精神新动能。
大会的主题发言由福建农林大学刘新玲教授、成都理工大学李奋生教授分别主持,天津大学李树业教授、四川省社科院李后强教授、吉林大学姜楠副教授和西南交通大学刘玉标副教授等四位学者作了大会发言。
在小组讨论环节,百余名到会专家学者绕“伟大建设精神及相关问题研究”的研讨主题各抒己见,现场气氛热烈。第一小组的研讨议题是伟大建党精神与中国式现代化之关系,由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张国蓉教授主持。第二小组的研讨议题是伟大建党精神的生成逻辑、价值意蕴与弘扬路径,由天府新区信息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书记、副院长黄亚军主持。学者们围绕伟大建党精神的历史渊源、价值定位、核心内涵、话语构建以及伟大建党精神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融合进行学术交流。
闭幕式由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刘宗灵教授主持。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金筱萍教授在总结发言中表示,本次大会围绕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思政课的路径等议题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研讨,要充分用好本次研讨会的理论和实践成果,着力提升思政课教学的亲和力和穿透力。
据统计,本次研讨会共收到来自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同济大学、澳门理工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170余所高校及科研单位的高质量投稿290余篇。经专家评审,研讨会共收录论文80余篇。研讨会上,专家学者的发言聚焦主题、论述精辟、亮点纷呈,深刻体现了理论前瞻性和实践引领力,呈现出研究水平深、思想见解真、务实学风美的特点。研讨会的召开对于推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具有积极作用,是一场激发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者理论自觉和实践自觉,助力理论成果向教学成果转化的生动实践。(蒋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