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经济在线北京12月10日讯 12月9日,第六届刘诗白经济学奖颁奖典礼暨中国经济学创新发展高端论坛在北京举行。作为西南财经大学和刘诗白奖励基金面向社会设立的经济学奖项,本届刘诗白经济学奖评奖委员会由顾海良、刘伟、逄锦聚等二十八位经济学家组成,共评选产生出十项获奖成果。
西南财经大学党委书记赵德武教授在致辞中向荣获第六届刘诗白经济学奖的各位学者致以诚挚祝贺。赵德武指出,自2012年设立至今,刘诗白经济学奖始终秉持推动中国特色经济学理论创新,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推出更多经济学研究精品力作,推进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经济学研究的评奖宗旨,不断加大对研究解决中国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经济学精品力作和优秀青年学者的奖励和推介力度,是国内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学奖之一,成为弘扬名师文化、大学精神,激励和培养青年学者的重要学术平台。
赵德武强调,西南财大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科教兴国战略部署,全面推进“新财经”战略升级,着力推进一流学科培优、财经科技创新、人才引领发展“三大行动”,全力建设“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院”一流学科培优集成创新平台和“数字经济与交叉科学创新研究院”财经科技集成创新平台两大平台,以实际行动回答了“强国建设,教育何为”“教育强国,高等财经教育何为,西南财经大学何为”这一重大时代课题。赵德武重点介绍了两大平台的战略目标、主要任务、进展成效,表示将坚持党建引领,举全校之力、用全新机制、以超常举措,构筑服务国家战略的大平台、建设勇攀科学高峰的大团队、承担引领学术创新的大项目、产出国家战略急需的大成果,加快建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高地、财经科技创新高地、国家及西部地区财经人才高地,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教育西财篇章。
评奖委员会主任洪银兴教授宣读了西南财经大学名誉校长、著名经济学家、教育家刘诗白教授贺辞并对第六届刘诗白经济学奖的评奖情况进行了介绍。据了解,本届共评选产生十项获奖成果,分别是重庆大学龙少波教授的专著《中国结构性通缩形成机制及调控体系研究》,武汉大学冯志轩教授的论文《价值生产、价值转移与积累过程:中国地区间不平衡发展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中国人民大学齐昊副教授的论文《中国的不平衡增长周期:基于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分析》,南京大学安同良教授的论文《中国制造业企业创新测度——基于微观创新调查的跨期比较》,华中农业大学李志平副教授的专著《中国脱贫之路——基于贫困户的经济决策质量的分析》,清华大学陈卓副教授的论文《The Financing of Local Government in China: Stimulus Loan Wanes and Shadow Banking Waxes(中国地方政府融资:银行贷款与影子银行的此消彼长)》,复旦大学周文教授的论文《平台经济发展再审视:垄断与数字税新挑战》,西北大学钞小静教授的专著《我国要素收入分配结构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及其调整对策研究》,中央财经大学梅冬州教授的论文《外部冲击、土地财政与宏观政策困境》,南京审计大学戴翔教授的专著《构建全球增长共赢链:机制、路径及中国经验》。
颁奖典礼后举行了中国经济学创新发展高端论坛。洪银兴、刘伟、逄锦聚、王蕴分别以《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和发展路径》《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创新中的继承性和批判性、民族性与世界性》《以习近平经济思想为指导构建中国经济学自主的知识体系》《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理论内涵和实践要求》为题作论坛主题报告,黄泰岩、宋冬林等六位专家作主题发言。
刘诗白经济学奖是西南财经大学和刘诗白奖励基金面向全社会设立的经济学奖项,旨在推动中国特色经济学理论创新,繁荣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弘扬刘诗白教授等老一辈学者在经济学研究中的创新精神,发掘当代经济学的经典之作,遴选和培养未来的学术大师。刘诗白经济学奖已成功举办六届,共评选产生获奖成果五十三项,已成为我国经济界的知名品牌奖项,具有崇高的学术声誉和广泛的社会影响。(蒋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