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经济在线成都11月1日讯 近日,电子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定量遥感团队廖展芒副教授在中国森林碳汇研究方向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已经发表在《Nature Geoscience》上,这也是该校首次在该期刊发表论文。
论文第一单位为电子科技大学。廖展芒副教授为论文第一作者,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岳超研究员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兼通讯作者,电子科技大学何彬彬教授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合作者包括电子科技大学全兴文副教授、陈瑞博士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徐梦洋、王梦雨博士生,以及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法国国家气候与环境科学实验室、欧盟委员会联合研究中心和英国埃克塞特大学的相关专家。
森林是陆地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降低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缓解全球气候变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中国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启动了一系列生态保护工程,包括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工程等,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成效。然而,这些生态保护工程所带来的碳汇效益尚未从卫星遥感途径得到确切量化。为此,本研究创新性地协同卫星遥感技术和动态全球植被模型,量化了2001-2020年中国森林生态系统面积和生物量碳库的动态变化,并利用树木盖度的时序动态特征将森林管理活动进行分类,估算了中国主要生态保护工程对森林碳汇的贡献。
研究结果显示,根据卫星遥感观测,2001-2020年间中国森林覆盖度增加了6.2%,主要得益于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活动。全国范围森林生态系统生物量碳汇为2.1亿吨碳/年,抵消了我国同期碳排放的约10%。森林碳汇主要分布在西南、华南、东北和黄土高原等区域。其中,森林和灌丛面积扩张贡献了总碳汇的29.4%,而稳定森林和灌丛分布区贡献了意想不到的大量碳汇,占总碳汇的59.2%。森林和灌丛面积的扩张受益于生态工程积极的植树造林,而稳定森林和灌丛分布区则由于天然林保护、封山育林等工程措施使得原本受到干扰的生态系统逐渐恢复,因此形成显著碳汇。据估算,各种生态保护工程措施一共贡献了森林碳汇的73.5%,在我国森林生态系统减缓气候变化中发挥了主导性作用。
相关专家指出,近年来定量遥感团队聚焦复杂环境定量遥感理论与方法研究,融合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面向森林草原火灾监测预警和陆地碳汇估算的国家重大需求,研发首个集“灾前高精度火险预警-灾时近实时火点监测-灾后燃烧烈度精细评估”为一体的森林草原火灾监测预警系统,服务四川、云南等全国多个省市、区县的森林草原防火。此外,相关研究成果也在陆续发表当中。(蒋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