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傅苏颖)11月16日,2020年肿瘤学大会(CCO大会)上,一项被称为细胞外囊泡(EVs)的学科,引起多位科学家关注,并在会场做专项汇报。
会上,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甘璐介绍了关于基于细胞外囊泡的抗肿瘤纳米药物,北京理工大学教授谢海燕的课题则展示了细胞外囊泡在协同治疗领域的研究进展。而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研究所副所长黄波教授也介绍,早在2009年,该团队利用大小在100-1000纳米之间的细胞外囊泡应用于肿瘤治疗,已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临床转化,并验证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囊泡,也称为微颗粒(microparticle),是细胞活化或凋亡过程中细胞骨架发生改变,由细胞膜包裹细胞内容物以“出芽”的方式释放到细胞外的囊泡状结构,是细胞和细胞间信息物质交流的载体。
据介绍,肿瘤细胞的持续生长、入侵和转移依赖于肿瘤细胞与复杂组织环境中细胞间的双向细胞交流。这种交流主要涉及到肿瘤微环境中癌症细胞和/或基质细胞内可溶性因子的分泌,这种交流也可以通过细胞外囊泡(EVs)来实现。EVs可携带癌基因蛋白和肿瘤相关多肽等物质,对肿瘤微环境中的细胞表型具有重要影响。EVs在癌症发展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包括对转移性前肿瘤微环境的形成和肿瘤转移。相比于正常细胞,肿瘤细胞被发现分泌更多的EVs,这些EVs可以将肿瘤相关物质与体液分离,探究EVs的作用机理,在肿瘤治疗方面将会产生很大的改变。
据悉,EVS是当下全球研究的热点,在全球范围内,2020年已有研究论文超6000篇,被科学界广泛关注,目前在广东,这一技术已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广州荔湾医院、深圳南山医院等多家医院开展临床试验。
2019年,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多部门联合印发《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实施方案(2019—2022年)》,聚焦癌症防治难点。此外,国家针对重大科技攻关行动加强癌症相关学科建设,聚焦高发癌症发病机制、防治技术等关键领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