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中秋长假来了,不少人会选择外出旅行。在外出时,由于日常的生活习惯及饮食规律被打乱,如果放任地胡吃海喝,或者不注意饮食健康,就会引发各种肠胃疾病,小则影响节日的轻松愉快,大则住院治疗。外出旅行时如何才能吃得健康?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营养科的营养师李宏宇给大家支了几招。
每日都需均衡饮水
对于那些出门旅行的人来说,在外没有在家或者在单位时喝水规律,因此饮用水的质量一定要保质保量。要以开水、茶水、纯净水为好,每日6—8次,每次200ml即可。
少喝碳酸饮料和高糖饮料,生水、荷塘水、湖水等更不能生喝。
同时,要多食用瓜果类。在异地旅行时,可多尝试一下那里的应季瓜果。但一定要考虑到自己肠胃情况,每次约200到300克,老人、小孩略减,但一定要清洗干净,或进行削皮食用。
还要特别提醒的是,如果是全家出去旅游,最好携带一个家庭的小药箱,比如一些创可贴、晕车药、感冒药、胃肠道药,以及家里老人要携带的药品。
外出旅行饮食需注意三件事
在行程中,容易饥一顿饱一顿,特别是在长时间坐车时,要少吃一些,减少肠胃负担。尽量食用体积小、易消化的食物,比如小点心、小水果等。
特别要注意三件事,一是饮食要有度,忌暴饮暴食。
外出旅行总是最热闹的时候,你夹一筷,我添一勺,再加上菜肴丰盛、味道香美,想要控制到八成饱都难。接连吃上几餐,难免会让肠胃超负荷运转,造成肠胃不适、胸闷气急、腹泻或便秘等,严重者会诱发急性胃肠炎、胃出血。如果出现腹痛,尤其是上腹与左上腹剧烈疼痛,并扩散到背部与胸部,在数小时后达到顶峰,就要当心是不是急性胰腺炎犯了,必须紧急就医。
二是饮食要营养搭配,忌油脂超标。旅行期间,煎炸食品的“出镜率”非常高,菜肴烹调时放的油也比平日多。北方人喜欢将煎炸面食作为节日零食,南方也常做炸糕、炸鱼、炸丸子之类的食品;此外,肉类煲成的汤里也总是浮着一层油。如此一来,饮食中脂肪、热量极易超标,会造成高胆固醇,诱发心血管疾病。对抗高胆固醇最简单有效的办法,就是合理膳食,营养搭配。一方面不要贪吃高胆固醇食物,如蟹黄、蛋黄、动物肝脏等;另一方面要补充富含植物甾醇的食物。
三是饮食要平衡,忌荤素失调。饮食以荤菜为主,尤其是畜肉类,谷类和蔬菜类偏少。造成的结果就是膳食纤维摄入严重不足,脂肪、蛋白质严重超标。肉吃多了,加上运动少了,很多人会感到皮肤干燥、大便干结,出现便秘,甚至痔疮。这还会让肝胆超负荷运转,胆囊炎、肝炎病情也易加重。因此,各餐的荤素搭配,应控制在1︰2至1︰3之间,多吃豆类、海产品,用酸奶、水果代替瓜子等零食,以清热通肠,润喉去燥。
在旅游地,面对各种美食一定要注意食品卫生,也不能胡吃海喝。特别是一些肠胃敏感之人,容易造成腹痛、腹泻等情况出现。同时,要尽量控制住自己,可吃一些大蒜和醋,起到预防杀菌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