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四川经济|区域视窗|文娱前沿|体育产业|教育在线|健康投资|科技聚焦|旅行天下|四川美酒|四川美食|成都看房

首页 > 经济在线 > 区域视窗

债市开放东风劲 万亿外资增持忙

http://www.hrnewspaper.com/ 】 【2020-12-22 15:14:32】 【来源:上海证券报】

  2020年前11个月,外资机构以真金白银表达了对中国债券市场的信心。按照这个速度,外资全年万亿规模的净加仓量,几成定局。

  时光呼啸。规模超过17万亿美元的中国债券市场,已是世界第二大债券市场。在即将过去的2020年,这个市场深踩对外开放“油门”,敞开胸怀拥抱全球投资者。

  改革与开放之风更劲。从境内两个债市之间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到便利境外投资者的直接交易服务,再到延长交易时段,筹划“南向通”——2021年债市概貌已跃然纸上。

  可以预见,一个更加开放与完备的中国债券市场,将对全球投资者产生更大的吸引。

  外资加码不停步

  境外机构对中国债券市场的影响力已不可同日而语。这一点从今年国际投资者屡创新高的中国债券配置规模中,便可见一斑。

  这一年,在全球普遍低利率的环境下,国际投资者对中国债券的热情正加速被激发。中债登数据显示,11月,境外机构债券托管面额为27663.36亿元,较上年末上涨47.38%。境外机构投资者已连续第24个月增持人民币债券。

  标志性时点接踵而至,相继被刻在中国债市发展的时间轴中:境外机构持债总规模于2017年9月末突破万亿元,2019年7月末突破2万亿元,2020年10月末突破3万亿元。

  这一年,境外机构投资者加速入市,类型不断丰富。截至2020年11月末,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境外机构数量,已从2016年初的200余家增长至893家。4年间,年均增长率近40%。

  这一年,中国债券市场被三大国际主流债券指数悉数纳入,成为债市开放又一里程碑时刻。继中国债券相继被纳入彭博巴克莱全球综合指数和摩根大通全球新兴市场政府债券指数后,2020年9月,富时罗素公司宣布中国国债将被纳入富时世界国债指数。

  资本市场潮流涌动。业内估计,纳指过后,约2500亿美元资金将流入中国债市。除流入资金以外,这一里程碑事件将对中国债券市场产生方方面面的影响:市场成交额、市场结构、投资者类型、交易制度……

  还不止于此。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债市开放正成为人民币国际化的关键着力点。彭博亚太区总裁李冰说,持续的资本流入和境外投资者对中国资产的强劲需求,将推动人民币进一步国际化。

  债市开放举措渐次落地

  全球投资者对于中国债券市场的热烈追捧,恰与近年来中国债市的开放路径暗合。

  “坚定,稳步,有序,持续。”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副行长兼环球资本市场联席总监张劲秋如是描述今年以来中国债市的改革开放之路。

  在他眼中,各项政策制度不断完善、交易系统功能日益提升、制度规则向国际接轨、便利境外投资者举措陆续落地,这些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中国债市的流动性,也提升了境外投资者投资中国债券的积极性。

  2016年2月,人民银行发文允许各类金融机构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开展债券现券交易以及基于套期保值需求的债券远期等交易,并取消额度限制。这被业内视为中国债市开放的重要里程碑,中国债券市场由此步入全面开放阶段。

  此后,债券市场开放提速明显,包括向境外机构开放外汇衍生品市场、推出“债券通”、拓宽境外机构发行投资渠道等各项开放措施加速推出。

  今年9月以来,多重利好更是纷至:银行间债市和交易所债市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试运行境外投资者直接交易服务、延长现券买卖交易时段等多项举措渐次落地。

  “优化交易安排、满足境外机构多样化交易需求以及完善各项配套制度,是相关创新工作推进时遵循的主要脉络。”一位接近外汇交易中心人士向记者说。

  他称,外汇交易中心将不断完善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机制,开放更多交易品种,推出便利境外资管机构的做市机构付费模式,加强一二级联动,推动债券市场互联互通,为境内外市场参与者提供更为便捷和高效的市场服务。

  开放度持续扩展

  中国债券市场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仍在持续加深和扩展。

  “北向通”落地3年有余之际,“南向通”传来最新进展。日前,上海证券报记者从权威渠道获悉,人民银行正与香港货币当局一道,研究探讨“南向通”的框架性方案。

  这意味着,境内投资者将迎来更为便捷的“走出去”通道。在业内人士看来,“南向通”的开通,将真正实现境内和境外债券市场双向互联互通,促进境内债券市场进一步融入国际市场。

  与之相呼应,QDII额度发放也在加快推进中。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相关负责人透露,近期将分别扩大上海、北京和深圳三地合格境内有限合伙(QDLP)/投资企业(QDIE)试点规模,进一步满足境内投资者全球配置资产的需求。

  “中国的债券市场后续会有更多看点。”恒生中国副行长兼环球市场业务主管吴英敏表示,当前,各种债券投资项下汇率、利率风险管理便利措施的推出,外资评级机构中国业务的获批,以及衍生品市场的进一步开放,都对国际投资者形成利好。

  更为开放、更具影响力,这将是中国债券市场未来的样子。张劲秋表示,海纳百川的中国债市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将产生日益显著的影响,在全球投资者的投资组合中占据越来越高的比重。

 
 
 
推荐阅读
 
圣诞电影明天你是否依然爱我彰显芬兰美景
致敬改革伟大时代 电视剧大江大河浙江卫视开播
中意臻爱两全保险荣获最佳创新金融产品大奖
太平人寿内江中支两起理赔案件接连获赞
 
· 四川两家智库入选中国智库索引目录
· 成都群众舞蹈大赛彭州初赛圆满落幕
· 成都独角兽岛启动区 蓉家有岛初长成
· 新通讯消息商用产业链共享千亿空间
 
热门点击
  1. 兰州大学联合宜信普惠开展农村普惠金融
  2. 中国最大包装制品展览会明年三月广州举
  3. 让人生更加出彩 成都高新举办双语主题演
  4. 余额宝购车全国上线免开三个月 退车不扣
  5. 云铝股份拟出资十六亿收购大股东旗下三
  6. 汇添富移动互联主题基金正式发行
  7. 伦敦成为吸引中国投资者的最大海外市场
  8. 资本流入放缓 专家建议中国放松货币政策
  9. 国内各地持续高温烧烤 极端天气有保险
  10. 北化股份 大股东拟变为中兵投资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郑重声明 - 广告刊列

人力资源报@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蜀ICP备120293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