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清晨,小雨如酥,“壮丽辉煌七十年 感恩奋进新阿坝”中省主流媒体阿坝行第三采访小分队来到了壤巴拉非遗传习创业园——壤塘县有46个非遗传习所。创业园中,涉及唐卡、藏医药、藏陶、藏毯等16个类别,百余位藏族青年和非遗传承人在这里学艺、传习。
虽然路途遥远又细雨纷飞,前来参观学习的省内外客人仍络绎不绝,中央美院、四川美院等的专业人士也在园中各传习所参观、研学。
“壤塘”藏语意为“财神的坝子”。壤塘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尼玛初十分风趣地说:“在壤塘人眼里,财富不仅是有形的,也是无形的,特别是我们的非遗传习所,更是把无形的价值转化成了有形的财富。”
眼界反差:
让非遗“活”起来,壤塘把基地建在上海
壤塘位于川甘青区域结合部,享有“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之称,康巴、安多、嘉绒三大区域文化交融孕育了多元的壤巴拉文化。
2010年,壤塘县国家级非遗项目“觉囊梵音”代表性传承人、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和全国非遗保护先进个人嘉阳乐住创办了壤塘非遗传习所,“我想帮助身边的年轻人,激发、唤醒他们的天分,通过非遗传习立德、立志、立业。”
嘉阳乐住的善举得到了阿坝州和壤塘县的大力支持。壤塘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面对众多濒临失传的非遗资源,壤塘实现活态传承,成功申报涵盖传统技艺、传统医药和民俗等多种类型122项非遗名录,其中国家级3项,省级8项。藏医药、藏香、藏纸、堆绣、藏族传统服饰等46个非遗传习所相继建立。
壤塘县有11个乡镇、近4.5万人,却拥有46个非遗传习所,平均每个乡镇有4个以上——当地对非遗传承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尤其特别的是,壤塘不仅县内传习所众多,且在上海、深圳等地还建了22个传习飞地基地,成立各类公司28个。
2017年起,在浙江对口支援下,壤塘县建起了壤巴拉传习创业园,把学习和产业拓展的视野放到了经济发达、文化市场活跃的东南沿海大城市。
6年多来,在上海基地的开拓下,传习所的作品陆续走入上海刘海粟美术馆、博鳌亚洲论坛、上海当代艺术馆、北京大学首届宗教艺术展、浙江大学西溪美术馆、上海朵云轩艺术中心等,也作为国宾礼赠送给国际政要。由国际导演执导的反映传习所历程的纪录片《唐卡画师之乡》,被中宣部评为“2021年度对外宣传优秀纪录片”。
身份反差:
放牛娃“贵”起来,学成手艺做艺术工作
走进创业园,记者见到的第一间传习所,是由一位24岁的非遗传承人色青拉姆主持的藏毯传习所。
记者们采访色青拉姆
一架高高的编织机依墙而立,机顶上挂满了自染的羊毛线,无数根毛线垂到底部,通过织梭往复,成为一点一点向上“生长”的纯毛藏毯。
4位留着长辫的藏族少女一字排开,坐在织机前,她们是传习所的学员。
19岁的柔谢姐坐在首位,略带腼腆地和记者交流起来。她是当地中壤塘镇人,此前在家放牛。4个月前,她报名参加藏毯项目学习,同批入园的有10位小伙伴。“我在这里过得很开心,不但可以学技术,还能挣到钱。”柔谢姐说。
壤巴拉非遗传习创业园还有一块牌子,是中壤塘文化旅游景区管理处。工作人员于海庆介绍说,园区学习的绝大多数是壤塘县人,少数来自周边的青海、西藏等地,大多是慕名而来,目前全园有460余人。
“他们在此前大多是放牛娃,来这里学习后,包吃住,每个月还有300元补贴。学员毕业后,可在制作售出的产品中分到80%酬劳。”于海庆说。
藏毯传承人色青拉姆虽然年轻,却已经在带20多个学员了,目前她正在参评阿坝州非遗传承人。“过去,我是一个放牛娃,现在我在壤塘的飞地传习基地,比如上海、北京、景德镇、宜兴等,都有传习工作室。我的学员毕业后,月收入少的5000多元,多的有2万元。”她很自豪,也特别感激她当学员时,园区送他们去学波斯毯、印度毯等多种技法,如今运用到藏毯编织中,令品质大幅提升。
“我们园区里,几乎个个都是这样的经历,从放牛娃到手艺人再到传承人。”于海庆说,首批入园的唐卡学员已在园区生活了14年,他们在学习8年毕业后,分了自己的宿舍,挣上了高工资,也开辟了广阔的事业天地。泽尖初、更滚等优秀学员还参加了故宫博物院唐卡复制及研发项目,成为优秀的非遗传承人代表。
近年来,壤塘县每年都能促进3000余人从事非遗文化生产性保护,实现近2000万元的经济效益,用非遗文化“软实力”转化为致富“硬支撑”,打造出乡村文化和产业振兴的新业态。
“壤塘县的非遗传习所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案例。通过本土文化孕育和打造的年轻团队,给地方带来内生性的发展动力,不是靠外来的输送来形成被动式发展,并且还能够与外界建立良性互动。”中央党校教授靳薇说,“这对于偏远地区的发展来说,是一个非常有启发、有意义的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