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巴古碉、乡城“白藏房”、炉霍“崩科民居”……行走在甘孜大地,随处可见民族特色浓郁的传统建筑,在这些建筑背后,是一个个具有文化、历史、科学、艺术等多重价值的传统村落。
据统计,甘孜州拥有94个国家级传统村落,268个省级传统村落,总量均居全省第一。
“这些村落,是甘孜州历史文化保护和传承的载体,也是全域旅游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之一。”甘孜州住建局局长谭成介绍,近年来,甘孜州以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助推城乡融合发展,2021年10月以来,先后投入9.6亿元、实施142个项目,丹巴县中路片区、乡城县青德片区、泸定县化林片区等一批传统村落组团发展、焕发活力。
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农民持续稳定增收、产业体系持续完善……一个个遗韵千年的古村落正蝶变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优化基础设施,让生产者“回流”
一针一线,一引一穿,一朵朵色彩艳丽、绣工精美的花朵就跃然眼前。10月底,在丹巴县巴底镇邛山村举行的2023中国四川嘉绒藏族风情节上,非遗传承人扎西拉姆一边现场展示着嘉绒刺绣的工艺,一边售卖着成品,在她身后,一座座传统碉楼林立,游人穿梭如织。
“这几天,我已经卖出去几千块钱的东西了。”扎西拉姆告诉记者,这门给她带来不菲收入的手艺,曾一度面临失传的困境,“以前我们都在外打工,没有时间绣这些。”
人口和土地等生产要素的“单向流动”,一直以来都制约着城乡融合发展,怎样才能促进人口回流、盘活土地资源?
自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工作开展以来,丹巴县将传统村落资源与县域旅游优势结合,打造了梭坡碉楼、中路碉楼群、甲居藏寨等传统村寨文旅地标。
“在打造文旅地标的同时,我们通过保护利用非遗文化,吸引了一批非遗传承人回乡就业,同时引导村民和村集体以土地、房屋等资源入股,盘活了土地。”丹巴县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说,今年国庆中秋假期,丹巴县共接待游客28.3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12亿元。
“现在我们都不用外出打工了,家里开起了民宿,我还能把刺绣卖给游客,在家门口就能挣钱。”扎西拉姆说。
同样的一幕也在稻城县亚丁村上演——“以往这个时候,我们都外出找活干了。”11月中旬,亚丁村村民电株正将一捆捆晾晒好的青稞收回家,“我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在景区给游客牵马,但以前到了冬天,村里没暖气,水管里的水都会冻住,游客也少了,只能出去找活干。”
围绕产业发展优化基础设施布局,是亚丁村保护恢复项目的重点工作之一。“目前,我们的供暖和供氧项目都已经建设完毕,有了这些支撑,以后我们会大力发展冬季旅游,让村民全年收入都有保障,也让更多村民能回乡就业。”亚丁村驻村第一书记周童春说。
分类保护利用,缩小城乡差距
在乡城县青德镇仲德村,一座座白色藏房矗立在蓝天白云之下,村内道路干净整洁,树林掩映,宛如童话世界,走进一栋由传统藏房改建而成的民宿,热水器、冲水马桶、地暖、WIFI等设施一应俱全。这里是地处川西高原、距离县城也有近20公里的小乡村。
基础设施建设的差距,是城乡之间最直观的差距。对于传统村落,基础设施是横亘在“保护”和“发展”之间的矛盾——保护传统建筑,不能大拆大建,又要改善人居环境,发展旅游业,缩小城乡差距,还要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难题何解?
自开展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工作以来,乡城县就明确了“分类保护利用”的原则。
“对于核心居民区内的建筑,我们沿袭‘白藏房’的传统建造工艺,对有渗水漏雨情况的房屋,只进行防水处理;用于民宿的房屋,经营方可以按照消防要求进行改造;普通自用的民居,通过‘五改三建’工程,实现厨居分建、人畜分离。”乡城县住建局局长尼玛泽仁介绍。
在对传统建筑“分类保护利用”的基础上,乡城县还在各村镇推广新型建材替代木材建房行动;全面实施藏居安全用电线路改造“绿盾行动”;大力实施改水、改厕、庭院美化和村级给排水、道路、公共服务等基础设施建设,在保持传统村落风貌的同时,让人居环境得到显著提升。
全州层面,甘孜在推进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的同时,加强村落基础设施建设——根据《甘孜藏族自治州传统村落保护利用总体规划》,统筹推动道路、供水、电网改造、路灯、改圈改厨、风貌改造等各项设施建设,改善传统村落设施条件。
“我们认识到,传统村落既是重要的旅游目的地,更是村民生产生活的家园,村民是传统村落的主体,保护传统村落要重视村民的生存需求、经济利益和现代化追求,分类保护利用,就可以很好地统筹这样的需求。”谭成说,下一步,甘孜州将在保护为先、利用为基、传承为本的基础上,进一步夯实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人居环境建设,坚持绿色生态发展,统筹整合资源,用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建设,助推城乡融合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