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有什么?
全国60%的核电产品、50%的大型电站铸锻件、40%的水电机组、16%的风力发电机组在德阳经开区制造,其发电设备产量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一。
以国机重装、东方电机、东方汽轮机、东方锅炉、东方风电、东树新材料、东方自控等为代表的高端装备制造企业在这里聚集。
……
除了拥有“大国重器的摇篮”等名片,德阳经开区日前又多了一个响亮的名号——推进新型工业化“先锋”。
去年底,德阳经开区入选工信部公布的“2024年产业园区推进新型工业化典型案例”。
这块金字招牌是如何摘得的?
“一方面,园区工业实力雄厚,科技创新活跃。另一方面,园区三向发力,通过促进上下游企业聚集、推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深化产业链分工合作,形成了众多‘镇园之宝’千帆竞发的可喜发展势头。”德阳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说。
工业实力雄厚,科技创新活跃
先看显著的经济“量变”。
以时间为经,纵向观察,从2021年至2023年,德阳经开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先后迈上700亿元、800亿元、900亿元三个台阶。
2024年,德阳经开区规上工业总产值成功突破千亿元,达到1013.8亿元,占德阳全市工业总产值的20%以上,工业发展交出了优异答卷。
经济的“量变”背后是产业的“质变”。
近日,记者走进位于德阳经开区的四川英杰新能源有限公司数字化工厂,6条繁忙的生产线上,工人们正各司其职地忙碌着。
该公司创立于2016年1月,是四川英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的第一家全资子公司,专业从事充电桩、储能以及相关核心部件研发制造,也是中国首个获得北美UL权威认证的充电桩企业。
“目前,企业定制式交流式充电桩已打开欧美市场,产品远销海外超100个国家。”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道,作为西南地区出货量领先的充电桩企业,公司生产的直流充电桩也被广泛运用于我省高速服务区,直流充电桩内的可编程功率控制器还获得了国内外多项专利。
另一边,在国机重装德阳基地高端大型铸锻件生产现场,各种转子锻件有序排布,车间内处处充满科技感。
“这是我们研制的Cr12转子锻件,用于超超临界660兆瓦一次再热机组。”现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国机重装凭借60多年的技术积淀,依托高端重型装备极限制造优势,历经多年的研究和试验,打破了诸多关键核心技术壁垒,完全掌握了600℃-620℃超超临界机组所用的Cr12转子制造技术,实现了Cr12转子批量制造,满足了我国对超超临界机组的建设需求。
技术上的不断突破,背后是科技创新活跃的表现。
近年来,围绕高端装备科技城核心区建设,德阳经开区积极争取政策资金支持,加快打造“1+1+N”科技创新协作网络,即1个德阳大学科技园、1个天府旌湖实验室、N个高能级创新平台。
无论是新能源行业的标杆企业,还是“大国重器”的研制,再到创新成果多点开花,德阳经开区勇毅奋进,为成功入选“2024年产业园区推进新型工业化典型案例”筑牢“硬支撑”。
三向发力,“镇园之宝”千帆竞发
近年来,德阳经开区争先进位,尤其是在高端能源装备、清洁能源装备领域,培育了诸多“镇园之宝”,以一域之光为全川发展添彩。
2025年1月2日,位于德阳经开区的东方电机累计发电设备产量突破7亿千瓦,成为行业首家发电设备产量突破7亿千瓦的能源装备企业。
1月9日,东方汽轮机提供自主研制容量最大空气透平膨胀机的“能储一号”全球首座300兆瓦级压气储能示范工程,在湖北应城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打破了单机功率、储能规模、转换效率等多项世界纪录。
此外,还有世界首台500兆瓦冲击式水轮机模型通过验收、2台自主研制的F级50兆瓦重型燃气轮机投入商业运行、世界最高参数630℃清洁煤电机组开始示范应用建设……细数一个个“镇园之宝”,每一个都堪称“顶流”。
正是这些“镇园之宝”千帆竞发,让德阳经开区脱颖而出——成功入选“2024年产业园区推进新型工业化典型案例”。
谈及入选上述案例的典型做法时,德阳经开区相关负责人介绍道,一系列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三向发力推动德阳经开区新型工业化发展。具体而言,即促进上下游企业聚集、推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深化产业链分工合作。
其一,促进上下游企业聚集。上述负责人介绍说,德阳经开区内培外引,加快建设德阳大学科技园、德阳清洁能源装备特色小镇、东方电气装备产业园、上市企业产业园“四大载体”,着力招引一批、裂变一批、孵化一批高端装备新兴企业,围绕产业链供应链关键环节强链补链,推进精准招商。构建以东方电机、东方汽轮机、国机重装等链主企业为核心的高端能源装备产业链条。
其二,推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据了解,德阳经开区在供应链融通方面,围绕供应链核心环节,以龙头企业引领、中小企业协作配套,构建了“整整协同”“整零协同”“零零协同”的多维供应链融通网络。在标准融通方面,整合国家发电设备机械零部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德阳高端装备智能制造创新中心,以及其他相关企业工程技术中心等资源,带动中小企业共同形成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共建共享高端装备制造业供应链协同标准融通创新联盟。
其三,深化产业链分工合作。德阳经开区围绕清洁能源装备链主企业,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梳理产业链短板,完善产业配套。着力培育稳定的核心配套企业,带动配套企业增资扩产、做强做大,开展联合攻坚,突破众多细分领域“卡脖子”技术,提升主机设备国产化率。协同推进数字化建设,提升全链条全流程价值创造能力,推动降本增效,持续增强产业链供应链核心竞争力。
如今,德阳经开区“镇园之宝”千帆竞发,形成了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产业集群,清洁能源装备世界级“产业地标”加快打造、清洁能源装备产业生态圈加快构建、清洁能源装备产业配套加快完善。
千亿园区显峥嵘,万里征程再扬帆。
站在新起点,德阳经开区将只争朝夕、奋发作为,扎实做好各项工作,再接再厉,开拓奋进,奋力在德阳市高质量发展大局中作示范,在全国国家级开发区中争一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