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宕渠大地,涌动着冲刺的激情。8月,正值全年经济发展的关键窗口期,达州政企同心,以时不我待的姿态,抢抓三季度生产进度,力促实现“满堂红”。从自动化家具车间到新材料产业园,再到无尘光电生产线,企业开足马力抢订单、保产能;政府部门则提供精准要素保障与服务,加注发展“燃料”,共同奏响冲刺的“进行曲”。
智慧赋能抢市场 企业开足马力忙生产
在位于达川区白马产业新区的四川达冠家具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机器轰鸣,激光切割精准游走,自动化焊接火花四溅。该公司行政经理刘晓霞一边指着生产线一边介绍道:“今年6月参加了德国科隆国际家具展后,公司订单激增,月均售出产品价值超过500万元。”为应对高温“烤验”,公司科学调时——凌晨五点半开工、午间高温时段休息。该公司生产厂长李世刚表示,“既要保进度,更要保安全。防暑物资已备齐,有效保障生产效率提升。”
同样忙碌的还有四川航天拓达玄武岩纤维开发有限公司,该公司生产线24小时火力全开。“订单量已覆盖整个季度。”该公司技术研发部主管曾征的声音在机器轰鸣中铿锵有力。通过引进智能系统实时监控关键环节,强化技能培训,公司产品品质不断提升。该公司副总经理邹毅信心满满地说,公司核心产品玄武岩纤维复合管道正凭借卓越性能抢占市政、石化等高端市场,力争实现销售业绩新突破。
与此同时,在无尘环境要求极高的四川兆纪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18条自动化生产线飞转,Mini LED背光源产品正批量下线。“仅今年前7个月,销售额已达2.8亿元。”该公司运营副总蒲林自豪地告诉记者。该公司总经办助理李杉杉补充道,依托77项专利构筑的技术壁垒,其新型显示技术已赋能华为、小米等品牌,供货能力激增超50%,公司在全球光电产业格局中占有重要席位。
政府精准护航 筑牢任务冲刺“保障网”
企业冲刺的背后,是政府提供的有力支撑和精准服务。
“持续深化金融支持、优化审批服务和强化技术指导,确保企业迎峰度夏满负荷高效运转。”达川区经信局综合股股长冯俊淋的话语坚定有力。针对制造型企业的资金、技术瓶颈,该局通过政策引导资源向实体经济倾斜,促进银企对接解决融资难题。同时,通过优化政务服务流程,推行“一企一策”精准帮扶,全程护航企业发展。
在万源市,经信专班已下沉厂区一线,聚焦企业痛点,提供电力调度优化、防暑预案支持等精准服务。万源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企业股工作人员郭宗全介绍,为助力企业抢进度、抓生产、保目标,为三季度经济冲刺蓄势,万源市经信局协助企业协调电力负荷,指导完善防暑预案,为企业提供最优服务,全力助企纾困,精准破解企业发展难题。
为助力企业冲刺三季度生产,政府部门积极作为,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引导增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以达州高新区为例,该区就依托122家高新技术企业和12家省级研发机构,立足创新驱动,开展关键技术攻关,推动成果转化,带动81家骨干企业引领数字化转型。
达州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市县两级经信部门的倾力服务正发挥“润滑剂”和“助推器”作用,在要素供给与政策保障上,为企业生产和经营精准发力。尤其是今年以来,达州全市通过开展“千名干部驻企业强帮扶促发展”及“千人助千企”行动,领导带头挂包,压实“谁进驻谁负责”责任,主动对接企业融资需求,落实省级“免申即享”政策,让奖补资金直达企业账户,让企业可安心抓生产、专心抢市场、用心谋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