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四川省委城市工作会议在成都召开。达州市作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在会上分享了以精细化、规范化、智能化为抓手,构建多元协同格局、提升城市治理效能的实践经验,为全省城市治理创新提供了“达州样本”。
近年来,达州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以“绣花”功夫破解城市治理难题,聚焦群众需求、多元协同、数字赋能三大维度精准发力,让城市治理更有温度、更具效能。
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精细化治理筑牢民生底线。针对中心城区超1680栋、345万平方米的“握手楼”治理难题,达州抢抓省级专项支持政策机遇,启动36个示范项目、改造面积超250万平方米,惠及2.7万户居民。以老达钢异地搬迁转型升级“一号工程”为牵引,提前9个月完成整体搬迁,打造现代化绿色钢铁新城,该案例成为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先进典型,带动全市空气质量优良率、PM2.5改善幅度分别位居全省第1位、第2位。同时,高标准完成100个城镇污水治理项目,污水集中收集率从33%提升至72%,城市黑臭水体和内涝问题基本消除;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81%。聚焦“一老一小”、停车难等民生痛点,创新推进银发食堂、社区工厂、儿童阳光驿站、闲置地改造惠民停车点等“微改革”,获得市民广泛好评。
凝聚多元治理合力,规范化建设提升治理效能。达州市坚持重心下移、力量下沉、资源下倾,以“大党建”引领治理创新,推行“机关党员包联小区”制度,推动党组织向网格、楼栋延伸,各级党员累计办实事、解民忧10万余件,实现矛盾化解在基层。构建“大城管”格局,开展“城市管理进社区”,建立联治联动机制,设置便民服务岗亭,实现矛盾问题30分钟响应、高效处置。探索“大物业”管理模式,将无物业零散住宅区及公共建筑纳入统一管理,落实《达州市物业管理条例》及“白红黄”亮牌机制,系统治理物业领域突出问题,使物业投诉率降低50%,让规范服务直达群众。
依托数字技术赋能,以智能化转型推动“治理”变“智理”。达州顺应全域数字化转型趋势,依托“城市大脑”建成市级城市运行管理中心,整合公安、城管、应急等15个部门信息资源,实现预警、调度、管理高效协同。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推行“全程网办”集成服务,政务服务线上办理率达82%,办理时限平均压缩73%;依托万达开技术创新中心打造“线上科创通+线下科创岛”,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推出“达州安e达app”,集成教育、医疗、养老等400余项公共服务事项,实现群众办事“一端通达、一网享惠”。
下一步,达州市将深入贯彻本次省委城市工作会议精神,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内涵式发展为主线,在省委“五区共兴”发展战略中扛牢经济大市责任,加快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为四川现代化建设大局贡献更多达州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