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绵阳科技城新区印发《绵阳科技城新区打好“三大攻坚战 ”任 务 分 工 方 案(2025—2027 年)》(以下简称《方案》),吹响了建设攻坚冲锋号。
记者梳理《方案》发现,三大攻坚战各有明确主攻方向,包含12项行动、50项具体任务。《方案》明确,未来,绵阳科技城新区将集中力量打好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城市建管三大攻坚战,力争到2027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750亿元。
攻坚之战,剑指何方?
日前,四川脉辉高能科技有限公司脉冲高能量电子加速器在线检测系统在技术验证、研发投入方面遇到发展瓶颈。位于绵阳科技城新区的中国(绵阳)科技城中试服务公共平台精准对接企业需求,为其提供1000平方米中试场地,联动产学研资源协助优化技术。目前这一项目已入驻创新基地并启动概念验证与小试攻关,预计2027年产值突破1000万元,可实现核心技术自主可控与检测领域新突破。
这种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全链条支持的科创生态,正是绵阳科技城新区三大攻坚战的重点方向——科技创新攻坚。
作为全省设立的第4个省级新区,绵阳科技城新区承担着两大使命——有利于更好履行建设中国(绵阳)科技城国家使命,有利于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创新高地建设。为此,该区将开展平台策源、场景赋能、金融滴灌和双万引才“四大行动”,着力提升“挖矿寻宝”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进一步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在产业发展攻坚战中,绵阳科技城新区明确,将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完善大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体系,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实施建圈强链、梯次培育、招大引强和文旅融合“四大行动”。
城市建管攻坚战则着眼于优化空间发展布局,以“东连老城、南控生态、西接成德、北拓空间、中优品质”为方向,同步推进旧城更新和新城建设。
“这三大攻坚战紧扣新区发展实际,既有仰望星空的布局,也有脚踏实地的路径。”绵阳科技城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方案》将每一项任务都明确了牵头领导、牵头单位、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确保“挂图作战、高效推进”。
路径清晰,如何出招?
《方案》以12项行动、50项具体任务明确“打法”。科技创新方面,该区将全力保障交叉科学研究中心、天府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创新平台建设运营,建强技术供给、成果转化、协同创新等核心功能,同时着力构建科技型企业全周期金融服务体系,深入实施“先投后股”改革试点,为企业创新研发、成果转化提供支持。
产业发展方面,该区将完善“微成长、小升高、高壮大”梯次培育机制,聚焦企业需求,精准提供全周期支持政策,通过加强京东方、巨星永磁等存量企业挖潜增效、扩能上量,引导九洲、长虹等企业产值内迁,发展“百亿俱乐部”,壮大10亿级企业群。
城市建管方面,该区将打造高品质空间载体,以城市建设支撑创新发展,聚力实现“产—城—人”正向循环。“我们以安昌河景观带融合城市板块,沿安昌河两岸及生态绿廊打造城市连续绿道,形成‘一河两岸、南北联动’的发展格局。”该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