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记者从广元市国创产业投资有限公司获悉,截至10月底,中国西部(广元)铝锭贸易中心各类铝制品交易总量达77.77万吨,交易额162.67亿元;成立以来累计交易额307.5亿元,交易量150.08万吨。这些铝制品不仅可以用于货物交易,还可以通过质押等形式,为企业扩大再生产提供金融助力。
如何为铝产业注入扩容增量的“金融燃料”?今年以来,广元市积极探索“政银企”三向赋能的普惠金融新范式,有效盘活区域金融要素,形成“政府搭台、银行赋能、企业受益”的良性发展格局。
探索一 仓单也能质押 融资更容易
“今年我们通过仓单质押等方式,获得了5000万元的资金支持,解了原材料采购资金不足的燃眉之急。”近日,四川久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王旭映感叹。
2023年4月,广元市在广元经开区正式建成中国西部(广元)铝锭贸易中心,加强铝产品供需对接。目前,铝锭贸易中心交易额已破300亿元。2024年5月,广元又推动设立四川省首个铝期货交割库,保障产业链关键要素的稳定供给。
但以往,广元的铝企业通常需要售卖产品回笼资金后才能扩大再生产。现在,依托当地推出的供应链金融服务,企业可以通过仓单质押、存货质押、保理赊销等多种模式融资。
融资举措创新,得益于广元政银企协调沟通机制和经开区融资工作专班。在两种机制共同作用下,相关单位定期召开铝基新材料产业专场融资对接会,并组织“融资难融资贵攻坚克难小分队”到企业走访、调研,及时响应诉求,分类解决融资难题。
目前,广元还成立四川省西部铝锭仓储交易服务有限公司和广元市鑫盛铝材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与8家金融机构合作,累计为企业贷款7.6亿元。
探索二 软实力纳入评价体系 发展更有动力
今年3月,广元明坤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高端铝基材料及精深加工项目在广元经开区石盘工业园试运行。目前,项目已转入量产阶段,产值超9000万元。“每一步都离不开金融支持。”广元明坤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钦立表示,今年获得的2000万元产业供应链支持资金和银行8000万元信贷额度,对企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得到这样大力度的金融支持,与广元明坤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资质、项目发展空间、母公司发展状况等软实力有关。在构建评价体系时,广元不再采用传统的抵押方式,而是将企业软实力纳入评价体系,“知识产权、科技创新、人才培育、产品研发等都可以成为信用贷款的评价指标。”广元经济技术开发区政务服务和数据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目前,通过建立覆盖“初创—成长—成熟”的全生命周期梯度培育体系,久达新材料等4家高成长性企业已被纳入广元市拟上市重点企业培育名单,并成功申报省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
此外,围绕建设“中国绿色铝都”,广元还在“天府信用通-广融通”平台建立“广元绿色铝专区”。今年以来,该市银行机构累计向铝基新材料产业投放贷款(含票据)97.94亿元。同时,打造铝锭贸易中心供应链金融特色场景,为27家铝企提供资金支持14.1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