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经济在线成都1月16日讯 “地方政府采取整体政策优势吸引企业的传统方式已经过时,如今个性化差异性服务更加重要,在吸引企业入驻时也会更有效率。”1月16日,由戴德梁行主办,以主题为“制造引领·更新蝶变”的成都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暨园区经济白皮书发布沙龙在蓉举行。戴德梁行中国区产业地产部主管、董事总经理苏智渊在分析成都产业园区经济如何实施产业升级时,提出了上述意见。
专家指出,在全球疫情和世界经济严峻形势之下,以中国和东盟国家为主的亚太区域正在成为全球制造业的重要核心。成都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紧抓“中国+”多元化战略带来的机遇,充分发挥成渝双城经济优势,坚定实施制造业强市战略,建设国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成都产业园区经济也步入了产业升级与存量优化的昂扬期,机遇与挑战并存,在产业建圈强链等方针政策指引下,园区经济也将迎来蜕变。
苏智渊认为,成都要做到产业建圈强链,首先必须注意“强链企业”有着自身的需求,所以在出台政策时不宜一刀切,而应帮助“强链企业”找准它们的核心诉求是什么。其次,地方政府过去那种依靠出台整体政策优势来普遍吸引企业的做法也已过时,针对不同企业的痛点和需求,政府服务必须做到个性化和差异性。最后,要引入真正核心的“强链企业”,即找到产业链中真正的“链主”,这样才能起到一炮多响,充分带动产业上下游企业聚集的效果。
戴德梁行华西区董事总经理张裕鹏在沙龙上表示,自2021年“十四五”计划开局以来,城市群一体化战略、产业高质量发展成为重中之重。产业园是承载城市产业发展的重要构成细胞,凝聚了城市产业发展的缩影,是洞察城市发展的最佳窗口。成都产业发展迅猛,生机蓬勃,园区经济走过快速建设期,正值产业升级与存量优化的昂扬期,机遇与挑战并存,“截至2022年末,成都产业园区存量达到1700多万平方米。在建圈强链、高质量发展、产业社区等方针政策指引下,成都园区经济必将通过头部企业牵引实现产业建圈强链发展目的,迎来蜕变。”
当天发布的《成都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暨园区经济白皮书》显示,成都作为“工业强市”,正着力构建“5+5+1”现代化产业体系,产业客群来源与主导产业正相关,其中电子信息和装备制造业两个“万亿”产业占比最高,医药健康、汽车制造、航空航天、新材料紧随其后。入园产业客户以创新加速型客户为主,租赁需求在2000平方米-4000平方米。成熟型客户以拿地为目标,集中在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商业服务业领域,部分制造业企业也较为活跃。
《白皮书》指出,目前成都青白江区、邛崃市、简阳市及东部新区等城市新区及郊区新城比较活跃,用地成交量较高,后发优势显著。全年工业用地成交均价为7.38万元/亩,表明在四川省承接制造业有序转移背景下,成都已成为全国产业发展的新增长点。而从市场表象分析,近年来成都工业用地呈现出供应收缩、高容积率用地导向的政策趋势,国有平台公司也逐渐成为市场主力,未来,专业开发商在成都面临着更高的准入门槛。
戴德梁行方面表示,接下来将持续以国际视野、系统性解构城市产业有机更新蝶变;从实践角度,剖析成都产业园招商运营的操作策略;助力成都城市产业与园区经济蓬勃发展。(蒋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