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首辆山地轨道交通列车工业设计概念方案亮相成都国际工业博览会,这辆采用“轮轨+齿轨”的新制式山地列车爬坡能力较公路提升9倍以上,较普速铁路提升11倍以上,未来将应用在省社科院党委书记李后强教授牵头承担的“都江堰—四姑娘山”山地轨道交通项目上,也意味着该院探寻山地轨道交通助力沿线开展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模式和路径取得了新的成果。
据了解,“都江堰—四姑娘山”山地轨道交通项目于2020年3月26日在汶川县映秀镇正式开工,起于成都都江堰市,经汶川县映秀镇,连接耿达、卧龙、邓生沟、巴朗山等地,止于小金县四姑娘山镇,线路全长约123.18公里,最高设计运行时速120公里,计划建设总工期6年。山地轨道作为干线交通体系的补充,途经沿途山区星罗棋布的经济据点和旅游景点,这不仅能改善旅游资源外部交通条件,还能满足景区游客快速便捷通达需求,同时兼顾沿线居民出行。此外,部分车站预留景区旅游支线接驳条件,还预留旅游产品开发和发展条件。
2018年8月至2019年10月,省社科院党委书记李后强教授牵头承担了“‘都江堰—四姑娘山’生态区绿色高质量发展纲要”研究项目,研究期间省社科院课题组精心组织四川大学、中国科学院、中铁二院等十多个研究机构研究力量,先后进行了3次专题调研和11次专题讨论,在“都江堰—四姑娘山”区域发放农户调查问卷近600份,探寻山地轨道交通对于沿线开展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模式和路径。
|